宮頸糜爛竟然會導致宮頸癌

“宮頸糜爛”是生理現象。

宮頸糜爛曾經是一個困擾了很多女性的疾病。婦科體檢中,幾乎十有八九會被診斷為宮頸糜爛。宮頸糜爛,實際上是過去對宮頸的一種正常表現的錯誤認識。

“宮頸糜爛”的真相:在宮頸的部位上,有兩種不同型別的細胞,靠近陰道內的是鱗狀上皮細胞,而靠近子宮那個方向的是柱狀上皮細胞。

兩種上皮在外觀上表現是不同的:肉眼所見的宮頸外觀,在中央的部分,有點看起來象是“糜爛”的部分,就是柱狀上皮覆蓋了以後的外觀,而外側相對比較光滑的宮頸,則是鱗狀上皮細胞覆蓋的宮頸的部位。

柱狀上皮細胞和鱗狀上皮細胞處於動態平衡,這個區域在醫學上被命名為“鱗柱交界區”,也是宮頸癌的好發區域。

“宮頸糜爛”與雌激素的影響有關:鱗柱交界區容易受雌激素的影響。女性在青春期之前,卵巢功能沒有完善,雌激素低下,柱狀上皮就靠內側些,到了來月經以後,柱狀上皮在雌激素的影響下,更多地朝外側發展,因此就有更多的類似“糜爛”一樣的柱狀上皮在宮頸口檢查時被發現,絕經以後,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柱狀上皮又開始退回內方,此時檢查“糜爛”也就看不見了。

宮頸糜爛的分度診斷其實是受雌激素影響後柱狀上皮外翻的程度不同,都屬正常生理現象。宮頸柱狀上皮異位屬正常生理現象,沒有什麼特殊的臨床表現。有些人可能會有接觸性出血的表現,但只是宮頸的個體差異。

有關宮頸炎:但凡出現白帶增多、發黃、有異味時,都有可能是宮頸炎的表現。子宮頸管的抗感染能力較差,易發生感染,陰道炎症也都可以引起子宮頸陰道部分的炎症。

育齡女性,只要有正常性生活,就有可能發生宮頸糜爛甚至炎症。各種細菌、病毒、支原體、衣原體透過不潔性生活進入體內,加上分娩、多次流產等造成的損傷,機體處於免疫力低下時就有可能引發炎症。

宮頸炎除了表現為黏液膿性分泌物多、外陰瘙癢、性交後出血,還會合並尿急、尿頻、尿痛等尿路感染症狀,而慢性炎症多表現出宮頸肥大、囊腫、息肉等。

宮頸糜爛和炎症並非癌前先兆

糜爛本身並沒有大的關係,只有在有炎症發生的情況下,才會對健康造成危害。宮頸炎症不及時治療的話,病原體可上行導致子宮內膜炎、盆腔炎、不孕。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