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貧移植頻繁死亡 建議術前進行審查
地中海貧血患者術後頻繁死亡,專家建議成立倫理委員會術前審查
昨日,針對9名重症地中海貧血患兒接受移植治療後連續死亡的報道,中***院有關專家說,地貧移植宜用同胞親屬幹細胞。專家呼籲,透過制定准入條例,引入倫理委員會鑑定來避免目前地貧移植治療中存在的隱患。
昨天,業內權威專家、廣東省地中海貧血防治協會副會長、中***院兒科主任指出,重症地貧根治的方法是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自1980年義大利開展了世界首例重症地貧移植治療,到目前全世界進行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只有2000例左右。“為什麼這麼少?因為醫學界肯定的意見是,以同胞親屬間造血幹細胞捐獻為主。”方建培解釋說。
業內人士估算,目前廣州各大醫院累計進行的地貧移植已達到200例,佔到全世界地貧移植治療的1/10。
業內人士說,國際上地貧移植例數少與配型嚴格有關,它們90%以上是同胞間的移植。然而,廣州的一些醫院並未將“同胞間”與“非同胞間”嚴格區分,忽視了“非同胞間”移植“探索性”的前提。專家分析說,由於缺乏准入門檻,醫院在開展此項治療時,一方面是因為技術本身有挑戰性,可以代表醫院先進的醫療技術。而另一方面,不排除經濟利益的誘惑。據瞭解,目前每例重症地貧移植治療的花費大約在20萬至40萬元左右。
地貧基因攜帶者建檔案
據瞭解,作為地中海貧血的高發區,目前廣東省β地貧的基因攜帶率高達3.6%。父母雙方如果都是攜帶者,那麼生出來的小孩有1/4機會患上重型地中海貧血,有2/4機會患上輕型地中海貧血,也就是說只有1/4的機會生出健康小孩。
造成目前地中海貧血高發的原因,在於很多人並不知道自己是攜帶者。為此,專家指出,除了進行婚檢、產檢預防地中海貧血外,建立攜帶者檔案也是一項有效措施。
據介紹,目前此工作已在香港全面推開,香港小學生已開始在體檢中加入地中海貧血的篩查、確診內容。專家認為,此做法亦值得參考。
專家還建議,可以成立相關的倫理委員會,透過倫理委員會鑑定審查,最終決定移植是否可行。同時,患者方面則要有明確的知情同意,將手術風險全面告知。
地中海貧血
地中海貧血是一種遺傳性疾病,在我國多見於南方沿海地區,包括廣東、湖南、湖北、四川、浙江、福建和臺灣地區。這種疾病是由於紅細胞內的血紅蛋白數量和質量的異常,造成紅細胞壽命縮短的一種先天性貧血。
地中海貧血主要分成兩大類,包括α地中海貧血和β地中海貧血,α地中海貧血重型的沒有出生就會死掉,β地中海貧血重型需要終身輸血。基因攜帶者是沒有症狀的。
免責聲明:
-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