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苔蘚有哪些臨床症狀?

  扁平苔蘚在臨床上有一定特點,典型的面板損害為紫紅或暗紅色帽針頭至扁豆大小的多角形丘疹或斑片,可自行消退,多伴有明顯瘙癢,有一定的好發部位,好發於中年人,組織病理有特徵性改變,另有一些表現各異的面板損害,都有扁平苔蘚的組織病理學變化,故將其歸於非典型扁平苔蘚中,本病與祖國醫學文獻中記載的“紫癜風”相類似,如《證治準繩》紫癜風記載:“夫紫癜風者,由面板生紫點,搔之皮起,”。

  1、典型扁平苔蘚:本病多見於成人,30~60歲為好發年齡,兒童和老人少見,女性略多於男性,典型皮損為紫紅色或暗紅色,紅褐色帽針頭至扁豆大多角形扁平丘疹,邊緣境界清楚,表面覆有一層薄的,有蠟樣光澤的黏著性鱗屑,有時可見中央微凹,或有細小角栓,丘疹表面有灰白色斑點以及互相交錯的網狀條紋,稱Wickham紋,如用液體油類塗拭後則顯得更為清晰,皮損初發時為紅色斑點,幾周後形成紫紅色的丘疹,有時可在短期內迅速發展,播散,皮損可互相融合,呈大小形狀不一的苔蘚狀斑片,周圍可有散在皮疹,急性期搔抓後出現線狀同形反應,皮疹可發生於全身各處,常對稱發生,以四肢屈側,股內側,N窩,臀及腰部為多見,頸部也常發生,自覺瘙癢,程度不一,甚至為劇烈瘙癢,少數無自覺症狀。

  黏膜可以受累,約60%~70%的扁平苔蘚患者有口腔損害,可與皮損同時發生,亦在皮損發生前或出現後發生,有的僅有黏膜損害,口腔損害可呈乳白色斑點,斑細小孤立,排列成環狀,線狀及不規則的網狀,亦可有斑塊,萎縮,丘疹,侵蝕性潰瘍和大皰,侵蝕性潰瘍更常見於年長者,且易導致疼痛,燒灼感,頰,齒齦,舌黏膜是最常受累的部位,發生於口唇的損害可有黏著性鱗屑,與紅斑狼瘡引起的唇部損害極為相似,約15%的男性外生殖器可以發生損害,龜頭和陰莖是最常受累的部位,常表現為環狀損害,女性外生殖器的損害似黏膜白斑病和增殖性紅斑,有時出現糜爛,偶爾表現為廣泛脫屑性陰道炎,肛門扁平苔蘚的損害可有黏膜白斑病,過度角化病,裂隙和糜爛。

  甲受累可佔扁平苔蘚的10%~15%,僅發生於甲的病例少見,甲板變薄,縱嵴和遠端裂口是最常見的損害,也可見甲縱裂,甲下過度角化,甚至甲板消失,甲的消失可以由潰瘍性扁平苔蘚引起,甲翼狀胬肉,即甲背皺向上生長,與鄰近的甲床融合,是扁平苔蘚甲損害的一個特徵表現,指甲比趾甲更多受累,有病變的甲損害可以同時發生或先後發生,頭皮亦可發生損害,為毛囊周圍紅斑和毛囊角栓,一處或多處脫髮,甚至形成永久性脫髮。

  2、藥物性扁平苔蘚:藥物引起的扁平苔蘚為注射,接觸和吸入某種化學物質後發生,皮損出現的時間自用藥後幾個月至1年,或更長時間,與用藥的劑量,個體敏感,曝光和藥物的用法有關,皮損的消退時間不一,多為3~4個月,金製劑引起的苔蘚樣疹的消退可能要在停藥後2年,皮疹可以是典型或不典型的扁平苔蘚的表現,為區域性的或泛發的溼疹樣丘疹和斑塊,不規則的多角形,有炎症後的色素沉著,脫髮和失去典型的Wickham紋,多發於軀幹和四肢,多對稱發疹,黏膜受累較少。本病病程慢性,持續數月至數年,多數在1~2年自行消退,口腔損害可持續20年以上,愈後遺留暫時性色素沉著,色素減退或萎縮性瘢痕。

  3、非典型扁平苔蘚:扁平苔蘚的臨床表現不一,據其發病情況,皮疹形態及不同排列等特點,有多種型別,列舉常見者如下。

  (1)條紋狀或線狀扁平苔蘚(lichenplanusliuearis):皮損排列呈長短不一的線條狀,常沿神經節段或血管徑路分佈,有時可發生在外傷或抓痕處,形成同形反應,多發於四肢一側,尤以下肢後側為多,有時可延伸長達整個肢體,需與線狀苔蘚,線狀銀屑病,線狀痣相鑑別。

  (2)環狀扁平苔蘚(lichenplanusannularis):約佔扁平苔蘚的10%,多數皮疹排列呈環狀,或皮疹向周圍遷延,邊緣微高起,中心輕微低凹或萎縮,損害多時可呈套環狀,常見於陰莖,龜頭(圖6),大陰唇或口腔黏膜,發生於軀幹,四肢的損害直徑可達2~3cm,周邊高起,有色素沉著,易誤診為環狀肉芽腫。

  (3)疣狀扁平苔蘚(lichenplanusverucosus):亦稱肥大性扁平苔蘚(lichenplanushypretrophicus),皮疹呈疣狀外觀,可多數聚集或肥厚增殖的斑塊狀,類似慢性肥厚性銀屑病,表面覆有灰黑色固著鱗屑,周圍有散在多角性扁平丘疹,皮損處汗孔及毛孔常見有角栓,除去後可見凹陷,本型多見於小腿伸側,亦可見於上肢伸側,股部,腕,項,臀及軀幹等處(圖7),老人多見,病程很長,常數年至數十年不愈,損害消退後,留有色素沉著及面板萎縮。

  4、萎縮性扁平苔蘚(lichenplanusatrophicans):本型可分為原發型和繼髮型兩種,原發型罕見,皮損呈多角形,中央萎縮,毛囊口及汗孔有角栓,萎縮處色素減退,形成淡白色小點,可融合成大的斑塊,常見於四肢和軀幹,此型應與點狀白斑病(morpheaguttate),萎縮硬化性苔蘚(lichensclero-sisetatrophicus)鑑別,繼發性者多見於環狀扁平苔蘚或肥厚性扁平苔蘚消退過程中,組織病理顯示錶皮及表皮附件均萎縮,細胞浸潤少,浸潤帶亦不明顯。

  5、大皰性扁平苔蘚(lichenplanusbullous):本型少見,常在原發丘疹,斑塊或正常面板上出現小皰或大皰,其大小與丘疹或斑塊一致,水皰內容清澈,間有呈血皰者,水皰可在扁平苔蘚的急性期出現,伴中度不適,可以在幾個月內消失,皮損常發生於下肢,口腔黏膜亦可出現大皰糜爛,自覺疼痛,組織學上有典型的扁平苔蘚改變,發生在正常面板上的大皰臨床表現類似天皰瘡或皰疹樣皮炎,但具有典型的扁平苔蘚組織象,大皰處直接免疫熒光檢查在基底膜區有IgG,IgM,C3沉積,血清中有迴圈抗基底膜抗體,多在急性泛發性扁平苔蘚的基礎上發病,本型少見,應與天皰瘡鑑別。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