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纖維化(圖)

  肝纖維化(hepatic fibrosis)是指肝臟內瀰漫性細胞外基質(特別是膠原)過度沉積。它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而是許多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過程。幾乎各種慢性肝臟疾病均可引起肝纖維化,其病因大致可分為感染性(慢性乙型、丙型和丁型病毒性肝炎,血吸蟲病等),先天性代謝缺陷(肝豆狀核變性、血色病、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及化學毒物性(慢性酒精性肝病、慢性藥物性肝病)及自身免疫性肝炎、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和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等。

  在正常肝組織中,各種細胞及細胞外基質成分有精確的相對比例和特定的相對空間位置,透過細胞之間、細胞與細胞外基質之間的訊號傳遞精確地調控著其結構、功能和代謝狀態,成為一個相對穩定的微生態系統(ecosystem)。從動態的觀點來看,纖維增生(fibrogenesis)是指各種細胞外基質合成增加,而纖維分解(fibrolysis)則是指細胞外基質的降解過程;肝纖維化的發生、發展和轉歸取決於二者的“淨效應”。急性肝損害所致肝臟纖維增生是機體對於肝實質損傷的一種修復反應,一旦病因去除則過多的細胞外基質被降解,肝組織內細胞與基質成分恢復正常,因而不產生肝臟纖維化。但慢性肝病所致的持續或反覆的肝實質炎症壞死可引起纖維結締組織大量增生、而其降解活性相對或絕對不足,因此大量細胞外基質沉積下來形成肝纖維化。如果肝纖維化同時伴有肝小葉結構的破壞(肝再生結節),則稱為肝硬化。但是,在臨床上難以將兩者截然分開,因為慢性肝病由肝纖維化到肝硬化是一個連續的發展過程。近年的基礎和臨床研究表明,如果能給予有效的病因治療,或能直接抑制細胞外基質的合成和/或促進其降解,則已經形成的肝纖維化甚至早期肝硬化也是可以逆轉的。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