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巨結腸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每年都有數以百萬的人患有,先天性巨結腸這種病症,它嚴重威脅著我們人類的健康,也許這種病的原因非常的多,不但與一定的先天因素,也與我們平常的生活飲食習慣有著密切的關係,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文章就是,先天性巨結腸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先天性巨結腸的基本病理變化是在腸壁肌間和粘膜下的神經叢內缺乏神經節細胞,無髓鞘性的副交感神經纖維數量增加且變粗,因此先天性巨結腸又稱為“無神經節細胞症”(aganglionosis),由於節細胞的缺如和減少,使病變腸段失去推進式正常蠕動,經常處於痙攣狀態,形成功能性腸梗阻,糞便透過困難,痙攣腸管的近端由於長期糞便淤積逐漸擴張、肥厚而形成巨結腸。實際上巨結腸的主要病變是在痙攣腸段,90%左右的病例無神經節細胞腸段位於直腸和乙狀結腸遠端,個別病例波及全結腸、末端迴腸或僅在直腸末端。新生兒期常因病變段腸管痙攣而出現全部結腸甚至小腸極度擴張,反覆出現完全性腸梗阻的症狀,年齡越大結腸肥厚擴張越明顯、越趨侷限。

  (一)發病原因

  1.胚胎學 Bodian認為,先天性巨結腸症的腸壁內神經節細胞缺如是一種壁內神經發育停頓,致使外胚層神經纖維無法參與正常的壁內神經叢發育。1954年Yntema和Hamman在胚胎研究發現,消化道的內在神經叢是由中樞神經嵴衍生而來。其神經母細胞沿已發育的迷走神經幹遷移至整個消化道壁內,由頭端之食管直至尾端之直腸,此即單相發育學說。而Tam等則提出神經節細胞系由口和肛門向中心發育,此即雙相發育學說。

  1967年Okamoto等對18例胚胎和胎兒進行了研究,發現肌間神經叢系由神經嵴的神經母細胞形成。這些神經母細胞於胚胎第5周開始沿迷走神經幹由頭側向尾側遷移,於第12周達到消化道遠端。在胚胎第5周時已在食管壁發現神經母細胞,第

  近來Okamoto用嗜銀染色法檢查,發現先天性巨結腸病兒神經節細胞缺如僅限於腸壁,而同屬盆叢神經支配的膀胱、前列腺等神經節細胞均為正常。這不僅表現在外來自主神經纖維和自主神經感覺健在,而且其排列結構均無異常。

  2.遺傳學因素 Valle(1924)首先發現先天性巨結腸有家族遺傳性,此後關於先天性巨結腸的家族性發病報道逐漸增多。隨著遺傳學的深入研究,認識到先天性巨結腸是遺傳與環境因素的聯合致病作用,為多基因或多因素遺傳病,也有人稱之為性修飾多因素遺傳病(sex-modified multifactorial inhertitance),遺傳度為80%。分子遺傳學用於先天性巨結腸的病因學研究後,目前已發現5個突變基因:RET基因、GDNF基因、EDN3基因、EDNRB基因和SOX10基因。

  (1)RET原癌基因(proto-oncogene RET):Takahashi與Cooper(1987)年在重組DNA的實驗中,首次發現RET原癌基因。RET基因定位於10q11.2區。Martucciello(1992)報道1例10號染色體長臂(10q)缺失的全結腸型先天性巨結腸女性病兒。現已確定,DNA全長約8萬個核苷酸(80Kb),有21個外顯子,至少有4個轉錄產物,且在不同的組織中含量不同。RET蛋白為1114個殘基跨膜蛋白,

  (2)膠質細胞源性神經營養因子(glia cells derived nurotrophic factor,GDNF):GDNF、基因定位於5p 12~13.1,為32~42kd的二聚體,有2個外顯子,一為151bp,一為485bp GDNF基因突變可能引起先天性巨結腸,也可能使RET突變基因所致疾病的表型不同。但是,先天性巨結腸的GDNF基因突變率僅0.9%~5.5%。1996年確認GDNF是RET基因的配體。TKR將細胞外資訊轉變為化學訊號的過程,包括RET/GDNF-a/GDNF複合體的形成、TK的啟用和細胞內靶蛋白的磷酸化3個步驟。其中GDNF提供配體結合區,GDNF-a參與GDNF二聚體的形成,RET提供訊號成分。將RET/GDNF稱TK訊號通路。

  (3)內皮素3(EDN3)基因:EDN是日本學者1988年從豬的主動脈內皮細胞培養中分離、純化的一種多肽,含21個氨基酸,具有強烈的收縮血管、促進細胞增殖和調解體內有關物質釋放等生物活性。EDN家族有3個成員。

  總而言之,透過上面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引起先天性巨結腸的原因相關知識了,所以在平常生活中我們應該避免這些因素的出現,定期去醫院做各方面的檢查,另外飲食上保持清淡為主,不要飯後劇烈運動。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