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涎 - 中藥材

鸭涎,中药名。为鸭科动物家鸭AnasdomesticaLinnaeus.的口涎。我国大部分地区饲养。具有凉肝止痉,消肿解毒之功效。常用于异物哽喉,小儿阴囊被蚯蚓咬伤肿亮。

功效作用

功能

涼肝止痙,消腫解毒。

主治

異物哽喉,小兒陰囊被蚯蚓咬傷腫亮。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含漱或塗敷。

相關論述

《食物本草會纂》:“谷芒刺喉,飲鴨涎。”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小兒痓風,頭及四肢皆往後:以鴨涎滴之。(《綱目》引《海上方》)

2、治蚯蚓吹小兒陰腫:取雄鴨(涎)抹之,即消。(《綱目》引《海上方》)

3、治谷芒刺喉:飲鴨涎。(《食物本草會纂》)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四季均可宰殺,秋、冬季更適宜。以生薑少許,塞入鴨口中,將其倒懸,即有口涎流出,收集鮮用。

植物學資訊

生長環境

鴨喜合群,膽怯。無飛翔力,善游泳。主食穀類、蔬菜、魚、蟲等。

動物學資訊

動物屬種

鴨科動物家鴨。

形態特徵

家鴨,又名鶩、舒鳧、家鳧。家禽。嘴長而扁平,頸長,體扁。翅小,覆翼羽大。腹面如舟底。尾短,公鴨尾有卷羽4枚。羽毛甚密,色有全白、慄殼、黑褐等不同。公鴨頸部多黑色而有金綠色光澤,且叫聲嘶啞。腳矮,前3趾有蹼,後1趾略小。

分佈區域

我國大部分地區飼養,定型的3個型別為北京鴨、金定鴨(卵用麻鴨)、高腳鴨(卵肉兼用型)。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