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脫性皮炎型藥疹有哪些表現及如何診斷?

剝脫性皮炎型藥疹 可能由ば捅涮反應或重金屬藥物的直接毒性作用所引起,屬重型藥疹。

  1.引發藥物 多為魯米那,磺胺類,保泰松,苯妥英鈉,對氨基苯甲酸,鏈黴素,金、砷等重金屬。其他如羥吡唑嘧啶、甲氧噻吩頭孢菌素、甲氰咪胍、氯喹、異煙肼、硫醯脲等亦可引起。

  2.臨床表現 首次用藥潛伏期長,一般在20天以上。其中部分患者是在發疹型藥疹基礎上繼續用藥而發生。此型藥疹在發病開始即有寒戰、高熱等全身症狀出現。皮損起初表現為麻疹樣或猩紅熱樣型損害,逐漸增重,最終全身面板呈現瀰漫性潮紅、腫脹,皺褶部位出現水皰、糜爛、滲液、結痂。灼癢感重;同時,唇、口腔粘膜潮紅、水腫或水皰糜爛、結痂;眼結合膜水腫,分泌物多,畏光。全身淺表淋巴結可腫大。一般於兩週後,紅腫減輕,全身面板開始鱗片狀脫屑,手足可呈套狀剝脫,頭髮與甲亦可脫落。病程2~4周。重者可伴發支氣管肺炎,中毒性肝炎,腎炎,面板感染,甚至敗血症。若處理不當,伴發水電解質紊亂、繼發感染時也可危及生命。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