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焦慮症表現及治療

每年都有一部分學生在最後的複習階段和考試過程中表現出異常的焦慮情緒,影響了升學畢業考試的正常發揮。我們不妨從焦慮產生的原因上先來進行分析。  產生焦慮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五類: 

1、認知錯誤:把中考錯誤地認為是人生中的決定因素,這次考試不考好的話,人生的前途就很渺茫,而這種認知錯誤不僅對學生在考試中影響巨大,產生焦慮情緒,而且在考試後對於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打擊相當大。     

2、缺乏自信:總覺得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在複習階段有這樣的情況:翻開不管是哪本書,總想把這本書上的內容再看一遍,不看有一種不踏實的感覺,而實際上許多內容自己已經很熟悉了。

3、複習不充分:有些學生平時學習不是很刻苦,每個知識環節之間也沒有進行很好地梳理,複習時又沒有認真地鞏固基礎知識,課堂上做一些基礎訓練時其他同學都很快,但發現自己完成速度很慢,造成了情緒上的焦慮。     

4、目標過高:沒有根據自己學習實際,盲目制定考試目標,適度的目標對學習有促進作用,正如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只有在透過一定的努力有希望實現的目標才是適合的。

5、調整注意焦點:一個人的注意焦點越放在終極目標上,越不容易做好,這在心理學上叫做“顫抖現象”。

調整好焦慮情緒外,還必須掌握一些應試策略:        

1、先易後難:一張好的中考試卷題目的排布每個大題總是遵循“先易後難”的規律,所以參加考試的學生只要順著試題順序就可以了,先做一些容易題且放慢速度可以讓考生在短時間內建立答題的信心,幫助考生度過考試初期因過分緊張而產生的“暫時遺忘”現象,更可以啟用考生活躍的思維。    

2、合理取捨:這在考試中是最難把握的。碰上一些比較難的題目,有些考生左思右想還是找不到解題的思路,我建議這部分學生可以先放一放,做後面的試題,以贏得寶貴的答題時間。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