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旋桿菌胃病會不會傳染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革蘭氏陰性桿菌,螺旋形、微需氧、對生長條件要求十分苛刻,1983年首次從慢性活動性胃炎的胃粘膜活檢組織中分離成功,是目前所知能夠在獼猴、大鼠、豬、犬等動物胃中生存的微生物種類。白色念珠菌和麴黴菌雖然也能在胃部生長,誘發胃真菌病卻比較少見。幽門螺桿菌病包括由幽門螺桿菌感染引起的胃炎、消化道潰瘍、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等。幽門螺桿菌病的不良後果是胃癌。那麼幽門螺旋桿菌胃病會不會傳染呢?下面是一些具體內容,一起來了解下吧!
幽門螺旋桿菌胃病傳播途徑:
1、“糞口”傳播,“糞—口”傳播的根據是胃粘膜上皮更新脫落快,寄居其上的幽門螺桿菌必然隨之脫落,透過胃腸道從糞便排出,汙染食物和水源傳播感染。已從犬胃液[4]中分離培養出幽門螺桿菌,從腹瀉和胃酸缺乏的糞便中培養幽門螺桿菌。從自然環境中分離培養幽門螺桿菌亦是糞—口傳播的證據,有報告從南美國家溝渠水中分離幽門螺桿菌成功。但也有研究顯示幽門螺桿菌在牛奶和自來水中不能繁殖,但可存活10天和4天左右,並轉為球形菌。正常生物的十二指腸液對幽門螺桿菌有很強的殺菌作用,一般情況下幽門螺桿菌不可能透過這一屏障在糞便中存活。
2、胃口傳播,“口—口”和“胃—口”傳播的根據是隨胃上皮細胞脫落的幽門螺桿菌可存活在胃液中,透過胃—食道反流可進入口腔,滯留在牙菌斑中,透過唾液傳播感染。已有報告從唾液、反流嘔吐物、牙菌斑中檢測發現幽門螺桿菌,多數是採用多聚酶鏈反應法,亦有個別報告用細胞學培養成功,但尚未能重複而得到認可。西非一組報告母親透過咀嚼食物後餵養的幼兒,與非咀嚼餵養的對照比較,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危險係數為2.9倍。總結上述內容,在自然條件下,多數研究的是幽門螺桿菌透過人傳播,而透過動物、寵物、蒼蠅、昆蟲傳播未去研究,即使有也是新現象。
綜上所述,幽門螺旋桿菌會出現飲食的互相傳染的。主要是透過消化道傳播,就是餐具、飲食要注意,所以在一起吃飯也會透過碗筷等,全羊也要注意碗筷的消毒,飲食衛生,都是很重要的,同時也要注意及時的殺菌治療。希望以上內容對您能有所幫助。
免責聲明:
-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