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側索病變的症狀

肌肉萎縮指橫紋肌營養不良,肌肉體積較正常縮小,骨骼肌體積的縮小,可由於肌纖維變細或消失,或神經肌肉疾肥大,是許多神經肌肉疾病的重要症狀和體徵。現代醫學的多發性神經炎、脊髓空洞症、肌萎縮、肌無力、側索硬化、運動神經元病、週期性麻痺、肌營養不良症、癔病性癱瘓和表現為軟癱的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後遺症等,均屬於“痿證”的範圍,“痿證”是肢體筋脈弛緩軟弱廢用的病證。肌萎縮側索硬化早期症狀輕微,它主要的臨床表現根據型別的不同可有:延髓起病型:先期出現吞嚥、講話困難,很快進展為呼吸衰竭。肢體起病型:症狀首先是四肢肌肉進行性萎縮、無力,最後才產生呼吸衰竭。

肌肉營養狀況除肌肉組織本身的病理變化外,更與神經系統有密切關係。脊髓疾病常導致肌肉營養不良而發生肌肉萎縮。除了多種神經肌肉系統疾病可引起肌肉萎縮外,代謝性肌病、脂質積累或糖元累積肌病、強直性肌病以及小兒麻痺後遺症、脊髓炎後遺症、週期性麻痺以及大量飲酒、長期固定姿勢工作、如駕駛、打字等都可引起肌肉萎縮、無力,對於肌萎縮患者,首先應注意有無廢用性因素(如骨折石膏固定後、關節病或其他疾病長期臥床影響肢體活動等原因引起),應積極診斷、認真治療。除積極治療原發病消除病因外,還可針對性地採用營養神經、肌肉的中、西藥物對症治療,可有效地控制復發、減少癱瘓,防止肌肉廢用性萎縮。

日常護理:少吃或不吃味精等富含穀氨酸的食物,避免接觸毒物及有害環境;日常生活中要防跌倒及受傷,適當進行鍛鍊。對有吞嚥功能障礙患者進食時要緩慢,避免嗆咳及誤吸。對開始出現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應注意吸痰。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