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損傷及治療方法

  在股骨遠端及脛骨近端,和髕骨的下層表面覆蓋有一層光滑的組織稱為關節軟骨,以使它們能光滑自如地自由活動,在股骨髁和脛骨平臺間有兩個軟骨墊(半月板)位於二骨之間,即外側半月板和內側半月板,它們就像“緩衝器”,保護了二者關節面,吸收向下傳導的震盪,尤其是過度屈曲和伸直時,此作用更為明顯。當從高處跳下時,膝部承受了身體重力作用所帶來的相當大的力,但股骨和胎骨平臺的軟骨並沒有損傷,是因為半月板的存在。簡單地說,半月板具備三點重要功能:1穩定膝關節。2傳佈膝關節負荷。3促進關節內營養。正是由於半月板所起到穩定載荷作用,才保證了膝關節長年負重運動而不致損傷。但是由於長期的磨損和擠壓,老年人的退行性改變,這種積累性損傷超出了半月板的承受力,造成半月板損傷。

臨床表現為:膝關節區域性疼痛,壓痛、腫脹明顯,不能完全伸直,活動時膝關節有響聲,膝關節打軟腿,上下樓梯時疼痛加重,患者自覺關節內有撕裂感和脆響聲,查體時,令患者伸直130。一140。時可伴有關節損傷的交鎖症狀,麥氏徵陽性。影像學檢查可以幫助確診。特別是ct・mrl診斷率較高。

半月板損傷後極難癒合,因為其血供極差,大部分為無血管區,只有外側靠近關節囊側的25一30%有血液供應,所以很難修復。目前一般先採用保守療法,手法治療透過內外旋轉小腿,使小腿儘量屈曲後伸直,可解除膝關節交鎖症狀i或固定療法透過制動、抽液、用彈力繃帶包紮等等。保守治療無效者可行關節鏡手術,鏡下修整、部分切除、縫合對膝關節很有好處,避免了半月板損傷全部切除後導致膝關節過早地增生退變。所以關節鏡技術的問世對半月板損傷的患者是一大福音。

N窩囊腫引起膝後疼痛
倪家驤教授

早在1829年dupuytren就提出N窩囊腫這一病名,1840年adams首先論述了N窩囊腫與半膜肌滑囊和膝關節腔相通的關係,1877年助ker發表了對N窩囊腫的經典性論述,後來一直延續至今,由此以其名稱而稱之為貝克(baker)囊腫(見圖24)。最常見的N窩囊腫系膨脹的排腸肌、半膜肌健滑囊,該滑囊經常與後關節囊相通,臨床上多見於中年以上發病率最高,男性多於女性,導致機械性伸膝和屈膝受限,疼痛較輕,緊張膨脹感明顯。患者主訴往往以N窩區逐漸發生腫脹為特點,伴膝後疼痛。偶爾囊腫可以壓迫阻礙靜脈迴流,引起小腿水腫。囊腫長大到一定程度則膝關節屈伸活動受限。

體格檢查:患肢伸到檢查床末端之外,膝關節最大限度伸直時腫脹最明顯,張力增高而變硬,屈曲時縮小或不見,張力降低而變軟,行走或久站後N窩酸脹或不適感更明顯,膝屈曲,用手加壓揉按,或持續壓迫,囊腫可縮小,可證明囊腫與關節腔相通。觸診時發現早期無壓痛,有波動感,與面板不粘連,表面光滑。N窩區域性穿刺可抽出黏稠的液體,x光片可以看到在腋窩有一個球形的軟組織陰影,膝關節造影可顯示N窩囊腫與關節腔相遇。

N窩囊腫有原發與繼發兩種。原發型起於關節腔而關節本身是正常的,多為雙側,但不一定同時發病,切除後有復發傾向。繼髮型常繼發於關節的某些病變,最多見的是骨關節病,類風溼性關節炎,以及與半月板有關的膝內紊亂,特別是與半月板後面病變有關係。

治療方法:原發型N窩囊腫,如果沒有症狀,包塊不大,不需要治療,若體積大、有症狀,可行穿刺抽液,或同時注入強的松龍、氟美松、康寧克通等藥,反覆發作、經久不愈時,可手術切除。對於繼發性N窩囊腫,應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