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淺靜脈炎

  血栓性淺靜脈炎是臨床上的多發病,常見病。男女均可發病,以青壯年多見。血栓性淺靜脈炎可以發生於身體的各個部位,通常多發於四肢,其次是胸腹壁,少數呈遊走性發作。臨床特點為:沿淺靜脈走行突然發生紅腫、灼熱、疼痛或壓痛,出現條索狀物或硬結。急性期後,索條狀物變硬,區域性面板色素沉著。

  血栓性淺靜脈炎屬於中醫血痺、脈痺、腫脹、血瘀的範疇。發病時,淺靜脈為一硬索條,可有自發痛。觸痛或牽拉痛,一般稱為“脈痺”;沿淺靜脈走行及其周圍組織突發色紅、腫脹、灼熱、疼痛,待紅腫疼痛漸消後,區域性可觸及硬條索狀物,且伴有色素沉著,或有微熱和輕痛,屬靜脈曲張併發者,多稱為“惡脈”;無靜脈曲張病史者,可稱為“血瘀”。《肘後備急方》:“惡脈病,身中忽有赤絡脈如蚓狀”。“皮肉卒腫起,狹長赤痛名”。

  由於病因和病理以及臨床特點的不同,又把肢體、胸腹壁血栓性淺靜脈炎稱為良性血栓性淺靜脈炎。把間歇性、複發性的血栓性淺靜脈炎稱為遊走性血栓性淺靜脈炎。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