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地黃 - 中藥
熟地黄,中药饮片名。具有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的功效。用于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成分
1、益母草苷、桃葉珊瑚苷、梓醇、地黃苷、焦地黃素、地黃苦苷元;糖。2、2015年版《中國藥典》規定:含毛蕊花糖苷(C29H36O15)不得少於0.020%。
性狀
1、(酒)熟地黃:為不規則的塊片、碎塊,大小、厚薄不一。表面烏黑色,有光澤,黏性大。質柔軟而帶韌性,不易折斷,斷面烏黑色,有光澤。氣微,味甜。2、(蒸)熟地黃:形同熟地黃。質地柔軟。味甜如飴。3、砂仁制熟地黃:形同熟地黃。色漆黑。質地柔軟。微具砂仁香辣氣,味甜。4、熟地黃炭:形同熟地黃。表面焦黑色有光澤。體質輕鬆鼓脹,外皮焦脆,中部有蜂窩狀裂隙。有焦甜味。
主要功效
補血滋陰,益精填髓。
適應病症
用於血虛萎黃,心悸怔忡,月經不調,崩漏下血,肝腎陰虛,腰膝痠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內熱消渴,眩暈,耳鳴,鬚髮早白。
臨床應用及指南
1、大劑量應用:(1)治高血壓病:取熟地30-50g,水煎,口服,每天一劑,連服兩週。(《中醫雜誌》,2001年第5期)(2)治電光性眼炎:取熟地適量,切成片貼在眼上,2min左右輪換一次,可重複使用。(《新中醫》,2005年第5期)2、單味應用:(1)病後虛汗,口乾心躁:熟地黃五兩,水三盞煎一盞半,分三服,一日盡。(《本草綱目》)(2)吐血咳嗽:熟地黃末,酒服一錢,日三。(《本草綱目》)3、配伍應用:(1)熟地黃與白芍配伍,補血調經,用於血虛諸證及婦女月經不調、崩漏等證。(2)熟地黃與山藥配伍,滋補肝腎,用於肝腎陰虛所致的潮熱、盜汗、遺精、消渴等證。(3)熟地黃與何首烏配伍,補精益髓,養血滋陰,用於精血虧虛引起的腰痠腳軟、頭暈眼花、耳鳴耳聾、鬚髮早白等證。(4)熟地黃、當歸、白芍配伍,滋陰補血,調經止痛,主要用於血虛證。(5)熟地黃、山藥、山茱萸配伍,滋補腎陰,主要用於腎陰虛所致的腰痠腿軟,口燥咽乾,舌紅少苔,脈細數。
藥性分析/方解
味甘,性微溫;歸肝、腎經。本品味甘微溫,“質又重厚,味最濃郁,而多脂膏,故為補中補血良劑”,為治血虛證之要藥。主入肝腎經,能“滋腎水,補真陰,填骨髓,生精血,聰耳明目,黑髮烏須”,善“治一切肝腎陰虧,虛損百病”。
規格
三四五混級。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或入丸、散。或熬膏,或浸酒。
不良反應
有報道服用熟地1min後面板相繼出現淡紅色丘疹,奇癢難忍。
禁忌
1、熟地黃味甘、性微溫,故脾胃虛弱,納食減少,氣滯痰多,腹滿便溏或痰溼素盛者皆忌用。2、熟地黃擅長補血,產後血虛用熟地黃當為正治,但產後惡露不盡,腹痛發熱者,多有瘀血未去,熟地黃味厚質重,藥性滋膩,阻礙氣機,氣不暢則血難活,故當慎用。
注意事項
1、熟地黃性溫,故外感溫熱、火熱內熾等實熱證者不宜大量長期服用;糖尿病患者忌單味藥大量長期服用;鼻咽癌、甲狀腺癌、乳腺癌患者忌用。2、熟地黃膩滯礙胃,故氣機鬱滯痰多,脾虛腹脹,食少便溏者不宜單味藥大量長期服用,心絞痛患者慎用;單純性肥胖症患者忌單味藥大量長期服用。3、熟地黃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故使用胰島素或低血糖患者,不宜大量長期服用。4、服用熟地黃及其製劑時,忌蔥、蒜、蘿蔔、無鱗魚、豬血,以及葡萄、茶葉、葡萄酒、海帶芽、海帶等強鹼性食物5、補血滋陰宜與健脾藥同用,止血炭用。6、熟地黃質地滋膩,內服有泥膈礙胃之弊,故宜與陳皮、砂仁等同用,以健胃行滯,促進消化吸收,增強藥力。7、砂仁拌熟地黃,可減少滋膩之性。8、忌用銅、鐵器煎藥。
藥物相互作用
熟地黃配當歸:滋陰養精,和營養血。熟地黃甘而微溫,味厚質潤,善滋腎陰而養血調經;當歸辛甘而溫,亦是質潤,長於補血和血而調經止痛。二藥合用,同歸肝經,相須配對,共奏滋陰精,養營血之功。
藥理作用
本品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促進纖維蛋白溶解;有抗貧血作用;能降低心臟收縮力,能擴張冠脈,增加冠脈血流量,可抗心律失常;有降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抗氧化作用;能增強免疫功能;對子宮具有“雙向性”作用,能抑制前列腺增生,有抗促性腺激素作用;有抗輻射、抗腫瘤、抗炎、鎮痛作用;對肺、肝臟、腎臟有保護作用;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抑制作用;還有鬆弛氣管平滑肌、利尿、抗菌、促進肝細胞合成蛋白質、平喘等作用。
貯藏方法
置通風乾燥處。
附註
用藥甄別:生地黃與熟地黃。兩者均能養陰生津,用治陰虛津虧諸證。然生地黃性寒,長於清熱,對於陰津虧損,虛而有熱者為宜;又善涼血,既能清營、血分之熱邪,又能止血熱妄行之出血,適用於溫熱病熱入營血及血熱諸出血。熟地黃性溫,偏於溫補,能益精填髓,適用於肝腎不足、精血虧虛諸證;尤以補血見長,可用治血虛諸證。
免責聲明:
-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