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端螺旋體病的實驗室檢查

  1、常規及生化檢查 多數患者周圍血中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可輕度增高或正常,黃疸病例血中白細胞半數在(10~20)×109/l,少數患者可出現類白血病樣反應, 嗜中性粒細胞可增至0.9左右;血小板可減少,可低至15×109/l;出血患者血中紅細胞、血紅蛋白均減少。鉤體病患者70% 的尿中可有輕微蛋白,紅細胞、白細胞及管型。黃疸出血型病例,血中膽紅素增高,輕者血清總膽紅素在50umol/l以下,重者可高達170umol/l以上,一般在病後3周逐漸下降,可持續至1月以後。血清轉氨酶可升高,但增高程度與病情輕重並不平行,不能作為肝臟受損程度的直接指標。部分病人磷酸激酶(cpk)增高。很多病例有不同程度的氮質血癥,血中尿素氮可增高。部分患者可有酸中毒、高血鉀、低血鈉等,在疾病早期即可出現,應予檢測。

  2、病原體分離 鉤端螺旋體不易著色,一般顯微鏡檢很難看到,需用黑底映光法直接查詢鉤體,可取血、尿及腦脊液檢測病原,但陽性率不高。最近有用超速離心集菌後直接鏡檢、熒光抗體染色、原血片鍍銀染色或甲苯胺藍染色等方法直接檢測病原體,可達到快速診斷目的,對早期診斷有一定幫助。

  早期鉤體血癥時取病人血液,床旁接種於含兔血清的柯氏培養基中,置28℃ 孵育, 約1周左右生長,陽性可達30%~50%。

  動物接種是分離病原的可靠方法,陽性率較高,但需時間較長,也不經濟。此外,各種組織活檢標本中均可查獲鉤體。

  3、血清學試驗

  ①顯微鏡凝集溶解試驗( 顯凝試驗) 有較高的特異性和靈敏性, 在暗視野顯微鏡下觀察,以不同型別鉤體活菌進行試驗。一般於病後7~8日出現陽性,逐漸升高,其效價超過1:400為陽性,可持續數月至數年之久。常取病初與間隔2周後的雙份血清,同時檢測,第二次血清效價增高在4倍以上有診斷價值。

  ②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 檢測血中igm抗體比顯凝試驗陽性出現的時間更早,且更靈敏。二者總的符合率達86%以上,此試驗近年已被採用。

  ③間接紅細胞凝集試驗 將從鉤體菌體中提取的一種抗原成分致敏人“o”型紅細胞,加入被檢血清,如血清中有同種抗體, 即發生紅細胞凝集現象。本試驗有鉤體感染的屬特異性而無群或型的特異性,但其陽性出現較早。此法操作簡便,不需特殊裝置,適合基層應用。

  ④間接紅細胞溶解試驗 用鉤體抗原致敏新鮮綿羊紅細胞,在補體存在下,與含有相應抗體的血清混合時發生溶血現象。其敏感性較間接紅細胞凝集試驗高。國外常見此法診斷鉤體病。

  ⑤間接炭凝試驗 將鉤體抗原吸附在活性炭微粒上,以檢測相應抗體。其敏感性和特異性均較高,陽性出現時間較顯凝試驗早,簡而易行。

  ⑥補體結合試驗因試驗所需條件較高,且無群與型的特異性,現已少用。

  以上各項血清學檢測,都是用已知抗原,檢測血中相應抗體,不是早期診斷理想方法。近來開展了乳膠凝集抑制試驗、反向間接血凝試驗及間接熒光抗體染色試驗等, 用已知抗體檢測血清中鉤體抗原,有早期診斷價值。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