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飲食調養

一、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定義

消化不良指反覆或持續性上腹疼痛或自覺上腹不適,常在餐後加重,是消化系統疾病的一個症候群。一般表現為腹消化不良脹、易飽、反酸、噯氣,有的患者也有噁心、嘔吐等症狀。中國城市人口中消化不良症狀發生率高達20%~54%,其發病率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50~59歲年齡段達到高峰。消化不良分為器質性消化不良和功能性消化不良。四川省第四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常玉英
器質性消化不良有明確病因,如消化性潰瘍、糜爛性胃炎、食管炎及惡性腫瘤等。也包括全身性系統疾病引起的消化功能異常,如糖尿病性消化不良、進行性系統性硬皮病等。

功能性消化不良則是指具有上述相同的臨床表現,但沒有器質性病變。多數消化不良為難以找到確切病因的功能性消化不良(>50%)。這類患者胃鏡檢查時多為“慢性淺表性胃炎”或“十二指腸炎”。

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如何?

引起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原因和發病機制十分複雜,至今尚未完全明瞭。病因涉及多個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胃蠕動功能失調,過快、過慢或節律紊亂。

2.胃腸壁對壓力過度敏感。

3.幽門螺桿菌引起的慢性胃炎。消化不良與幽門螺桿菌有一定的關係。研究顯示,約55%的人胃內有幽門螺桿菌感染,不過有一半以上的人不會出現臨床症狀。幽門螺桿菌感染雖然會引起功能性消化不良,但是其引起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的機會較大。

4.精神因素。部分患者常有失眠、焦慮、抑鬱或情緒容易波動的情況。胃部的活動受到荷爾蒙及神經系統的調控,因此對色、香、味型都好的飯菜,大腦神經便會刺激胃液分泌,令人食慾大增。反之相反,緊張的生活、焦慮不安的情緒及各種壓力,卻影響胃腸肌肉收縮,不但會令人食慾不振,吸收能力也會變弱。此外飲食不定時,進食時精神不集中,暴飲暴食、飲食不當、飲酒太多等均會影響胃的功能,擾亂胃的運作,長期如此便會導致功能性消化不良。

三、功能性消化不良如何診斷呢?

根據消化不良的症狀,如持續會反覆發作的上腹部不適、腹脹、噯氣、早飽、厭食、噁心、嘔吐、胸骨後不適或疼痛、反胃、不安、焦慮、抑鬱、失眠、多夢、心悸、手足多汗、血壓偏低等。採用排除法進行診斷,也就是說如果出現上述症狀,首先要進行全面檢查,排除器質性疾病,才可診斷胃功能性消化不良。

四、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飲食治療原則如何?

1.定時飲食。現代人其實很難做到定時飲食,常常時急匆匆進餐,狼吞虎嚥,接著忙於工作等。這樣非常不利於胃腸功能的健康。要做到定時飲食是一種不花錢的治療胃病的“良方”。

2.進食時要集中精力。在舒適的環境中國緩慢進食,避免狼吞虎嚥。最理想的進食方式是不看電視,也不與人交談,也不考慮工作。儘量保持心情愉快,有助於胃液分泌,胃腸運動協調,令食物消化更加順利。

3.細嚼慢嚥。把食物儘可能嚼碎,可以減輕胃的負擔。進食過急,加上不停地談話,會在無意中吸入較多空氣,引致胃腸脹氣。

4.少吃難以消化的食物。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需要較長時間的消化,令胃部蠕動緩慢,增加胃的負擔。避免進食刺激性食物,如辛辣及油膩食物。攝入含蛋白質或鈣質較多的食物,如乳類、乳製品、瘦肉類、魚蝦、雞蛋黃、鹹雞蛋、松花蛋、豆類等,量過多,會使大便呈鹼性,乾燥量少,難以排出。

5.不要暴飲暴食。每餐以七分飽為宜。

6.戒菸戒酒。

7.減肥。肥胖者適當減肥,有助於減輕胃部負擔。

8.忌食易致脹氣的食物。如干豆類、洋蔥、土豆、紅薯以及甜食,以免影響胃的運化,而加重症狀。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