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癌的四個認識誤區

  生活中很多的女性被宮頸癌疾病影響著,而且此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很多的人認為這是中老年婦女的疾病,其實不然,生活中很多的年輕女性也會患上此病,因此,生活中應該正確的瞭解,避免出現認識誤區:

警惕宮頸癌的四大認識誤區

  誤區一:不重視婦科檢查

  從感染HPV病毒,到宮頸癌的發生發展有一個漸進的自然病程,一般長達5到10年左右。因此,女性只要定期進行宮頸癌篩查,完全有可能及時發現疾病的“苗頭”,並將其扼殺在萌芽階段。

  目前,早期宮頸癌患者經治療後,其五年生存率可達到85%到90%。育齡期女性務必不能忽視每年進行婦科檢查,包括巴氏塗片或液基細胞學(TCT)檢查等宮頸細胞學檢查,是發現宮頸癌前病變和宮頸癌的重要方法。

誤區二:感染HPV=宮頸癌

  凡是有性生活的女性都有可能透過性接觸而感染HPV病毒。約有80%的女性在其一生中都感染過這類病毒。然而,感染了HPV並不一定會患宮頸癌,因為每個健康女性體內都有一定的免疫力。

  研究證實,感染HPV後,大多數女性的免疫系統可以把進入體內的HPV清除。只有少數女性由於無法消滅進入體內的HPV,造成HPV持續感染,才有可能引起宮頸癌前病變。其中有部分患者會進一步發展成為宮頸癌,這一過程約5到10年。

  誤區三:宮頸糜爛會變成癌

  許多女性都存在這樣的誤解,以為宮頸糜爛會引起宮頸癌,因而對宮頸糜爛感到非常恐懼。這兩者其實並沒有必然的聯絡。值得注意的是,宮頸糜爛也可以是一種常見的炎症狀態。早期宮頸癌在外觀上和宮頸糜爛的表現非常相似,容易混淆。

  因此,如果在婦科檢查中發現宮頸糜爛,不能掉以輕心,需要透過進一步的細胞學檢查及活組織檢查來明確診斷,排除宮頸癌的可能,並正確治療。

 誤區四:“蛛絲馬跡”視而不見

  宮頸癌在早期可能不會引起患者任何的不適,有些症狀也非常容易被忽視。育齡期女性應該學會關注身體發出的“健康警報”,有時雖然只是“蛛絲馬跡”,卻有可能藏有隱患。

  性生活後出血或在婦科檢查、大小便後出血。即使是一次、量少,也應提高警惕。多數宮頸癌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白帶增多。因此,女性平時應該關注白帶的性狀、量的多少和有無臭味。尤其是當發現大量水樣或黏液性白帶時,必須引起注意。

  生活中女性應該認真的對待,其實這種疾病也是很好發現的,只要人們平時注意自己身體的變化,是可以儘早發現疾病的,生活中很多的女性會表現出白帶異常多,而且帶血,這個時候就應該及時的檢查了。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