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體病的輔助檢查

 (一)常規檢查與血液生化檢查 無黃疸病例的血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數正常或輕度升高;黃疸病例的白細胞計數大多增高,半數在10×109~20×109/l,最高達70×109/l,少數病例可出現類白血病反應。中性粒細胞增高,多數在81%~95%之間;出血患者可有貧血、血小板減少,最低達15×109/l。尿常規檢查中70%的病人有輕度蛋白尿、白細胞、紅細胞或管型出現。黃疸病例有膽紅素增高,2/3的病例低於342μmol/l以下,最高達1111μmol/l。一般在病期第1~2周內持續上升,第3周逐漸下降,可持續到一個月以後,血清轉氨酶可以升高,但增高的幅度與病情的輕重並不平行,不能以轉氨酶增高的幅度作為肝臟受損的直接指標。50%的病例有肌酸磷酸激酶(cpk)增高(平均值是正常值的5倍)。

 (二)特異性檢測

1.病原體分離 鉤體不易著色,一般顯微鏡很難觀察到,必須採用黑底映光法直接查詢鉤體。在發病10天內可從血液及腦脊液中分離出鉤體。第二週尿中可檢出鉤體。鉤體從體液或組織中分離需要特殊的實驗室技術和培養基。

  最近用超速離心集菌後直接鏡檢法、熒光抗體染色法、原血片鍍銀染色法及甲苯藍染色等方法直接檢查病原體,可達到快速診斷目的,陽性率在50%左右,有助於早期診斷。

  動物接種是一種分離病原體的可靠方法,將患者的血液或其他體液接種於動物(幼年豚鼠和金黃地鼠)腹腔內,晚期病例可用尿液接種於動物腹部皮下。接種3~5天,用暗視野檢查腹腔液,亦可在接種3~6天時取心血檢查。動物接種的陽性率較高,但所需時間較長,所需費用大。

  2.血清學試驗

  ⑴凝集溶價試驗(凝溶試驗):有較高的特異性和敏感性,但需不同型別活菌操作,凝集素一般在病後7~8天出現,逐漸升高,以超過1∶400效價為陽性,可持續數月到數年。間隔兩週雙份血清,效價增高4倍以上為陽性。

  ⑵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比凝溶試驗陽性出現時間更早和更靈敏。發現顯微鏡凝集試驗與elisa的總符合率達86.2%。近年來國外已普遍採用鉤體igm抗體技術,有高度特異性。

  ⑶間接紅細胞凝集試驗:將從鉤體菌體中提取的一種抗原成分,將其吸附於人“o”型紅細胞表面致敏,遇到同種抗體,即發生紅細胞凝集現象,本試驗具鉤體感染的屬特異性而無群或型的特異性,較凝溶試驗陽性出現早,操作簡便,不需特殊裝置,適合基層推廣應用。

  ⑷間接紅細胞溶解試驗:用鉤體抗原物質將新鮮綿羊紅細胞致敏,在補體存在的條件下與含有抗體的血清混合時發生溶血,較間接紅細胞凝集試驗的靈敏性為高。

  ⑸間接熒光抗體法:此法是將標準鉤體菌株作成塗片,然後將檢測病人的血清滴在已知菌株的玻片上,經洗滌,如病人血清中具有抗體,抗原抗體結合,再用抗人球蛋白熒光抗體與此複合物結合,發生熒光,即為陽性,此法無型特異法。本法檢出抗體時間及陰轉時間均較顯凝試驗抗體為早,具有一定的早期診斷意義。

  上述各項檢測,均是用已知鉤體抗原檢測血中出現的相應抗體,不能做到早期診斷。近年來開展了乳膠凝集抑制試驗,反向間接血凝試驗與間接熒光抗體染色試驗等可以測出血中早期存在的鉤體,已取得了早期診斷的初步成果。

 3.早期診斷

  ⑴鉤端螺旋體dna探針技術:早已應用於臨床,schoone等1984年證實,用黃疸出血群哥本哈根型wijnberg株dna製備探針,可在硝酸纖維素濾膜上檢出2pg的同源dna。且致病性鉤體不同血清群patoc≈瓿式灰逶詠幌窒蟆W髡呷銜dna探針雜交技術是一種敏感性高的早期診斷方法。

  ⑵dna基因擴增技術:聚合酶鏈反應(pcr)的dna擴增技術目前已引入鉤體病的診斷領域。因pcr只要有引物便可進行試驗,且方法簡便,並適用於大數量標本的流行病學調查。vaneys等1989年用pcr擴增技術對哈焦型鉤體感染的牛尿作了檢測研究,提出pcr dna擴增技術完全可作鉤體病診斷的一個新型方法。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