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白喉的臨床表現是什麼

白喉是由白喉桿菌引起的呼吸道急性傳染病。主要透過空氣飛沫直接傳播,其次為間接傳染,即透過使用的手巾、食具、玩具、書報等。白喉常見於秋冬和春季,多發生於10歲以下兒童,以2~5歲發病率最高。我國自以來重視預防,故目前本病較少見。白喉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主要根據白喉桿菌傳染後所發生的病理變化,分為區域性病變和全身病變兩大類。

區域性病變:白喉桿菌侵入人體組織後產生一種外毒素,損害粘膜上皮細胞,發生壞死,纖維素及白細胞滲出。纖維素凝固後,形成一層假膜,白喉桿菌在假膜下繁殖滋長,產生更多外毒素,所致病損擴大,假膜向四周蔓延。喉部假膜附著較松,有時可以咳出。全身病變:白喉外毒素進入血液,出現全身中毒現象,可引起中毒性心肌炎、腎炎、周圍神經炎或腦神經損害。耳鼻咽喉白喉的臨床表現為:咽白喉:為白喉中最常見者,按症辭嶂兀煞?種型別:侷限型:全身症狀可有發熱、乏力、不適等。區域性症狀較輕,有輕度咽痛。一側或雙側扁桃體上出現灰白色假膜,假膜可能超越顎弓,覆蓋軟顎、懸壅垂或咽後壁。

假膜不易擦去,強行分離,則有出血傷面。假膜細菌塗片或培養,均可查得白喉桿菌。中毒型:起病較急,假膜迅速擴充套件,較快出現全身中毒症狀。如合併鏈球菌感染,常有高熱,區域性扁桃體、懸壅垂、軟顎等組織重度腫脹,頸淋巴結腫大,甚至使頸部增粗如“牛頸”。喉白喉:喉白喉多由咽白喉向下蔓延所致,但亦有原發於喉腔者。病變侵入喉腔後,多出現咳嗽和聲嘶。當喉粘膜腫脹或有假膜阻塞聲門時,可引起吸氣性呼吸困難和喉喘鳴。病情持續發展,出現三凹徵,如不及時解除阻塞,將窒息致死。喉部粘膜有時可向下擴延至氣管支氣管,可引起下呼吸道阻塞。鼻白喉:較少見。

分為原發性與繼發性兩類,前者為白喉桿菌直接侵於鼻腔而發病,全身中毒輕微,後者則由咽白喉蔓延而來,全身症狀和中毒情況都較重。症狀和普通鼻炎基本相同,鼻塞,流涕,但鼻涕中常帶血。檢查可見鼻前庭和上唇面板潮紅、糜爛,鼻腔粘膜表面蓋有灰白色假膜,尤其常見於鼻中隔上,除去假膜常留下出血潰瘍。耳白喉:中耳白喉極少見。繼發於鼻、咽白喉,白喉桿菌透過咽鼓管進入鼓室,或經鼓膜穿孔進入鼓室。症狀與一般化膿性中耳炎相似,耳痛劇烈,鼓膜穿孔後,流出帶血膿液及汙穢假膜樣分泌物,具有臭味。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