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強迫症千萬不可大意

  強迫症在任何年齡均可發病,近年來,兒童強迫症的患者越來越多。兒童強迫症的病因和臨床表現比較特殊,是兒童期情緒障礙的一個亞型,已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調查結果顯示,大約有1/3―1/2的成人強迫症症狀出現在15歲以前甚至是在學齡前。

  流行病學研究發現,強迫症的患病率在青春期前男孩稍高,青春期後男女患病率則差別不大。神經病學和神經成像技術研究顯示,基底神經核存在結構和功能上的異常,遺傳也是不可忽視的原因。強迫症的家族史非常明顯,強迫症和抽動障礙往往在某些家庭具有高聚集性,20%的強迫症患兒有病前強迫人格特徵。近10年來有研究認為,鏈球菌感染所引起的免疫反應也會對基底神經核造成損傷。兒童在心理發展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類似強迫症狀或儀式樣動作,如走路數格子,反覆摺疊自己的手絹,睡覺前一定把鞋子放在某個地方等。這種帶有一定規則或者被患兒賦予特殊含義的動作,往往呈階段性,持續一段時間後會自然消失。通常在2~3歲最明顯,很少持續到8歲,不會給患兒帶來強烈的情緒反應,不會影響兒童的生活。

  兒童強迫症的臨床症狀和成人強迫症有驚人的相似。在5歲兒童的症狀與25歲成人的症狀沒有什麼區別,但兒童難治性強迫症遠比成人少見。強迫症主要表現為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兩大類:

  強迫觀念包括:①強迫懷疑:懷疑已經做過的事沒有做好,懷疑被傳染上了某種疾病,懷疑說了粗,懷疑因為自己說壞話而被人誤會等;②強迫回憶:反覆回憶經歷過的事件、聽過的音樂、說過的話、過的場面等,在回憶時如果被外界因素打斷,就必從頭開始回憶,因怕人打擾自己的回憶而煩躁;③強迫性窮思竭慮:思維反覆糾纏在一些缺乏實際意義的問題上不能擺脫,如沉溺於“為什麼把人稱人,而不把狗稱人”的問題中;④強迫對立觀念:反覆思考兩種對立的觀念,如“好”與“壞”、“美”與“醜”。

  而強迫行為則包括:①強迫洗滌:反覆洗手、洗衣服、洗臉、洗襪子、刷牙等;②強迫計數:反覆數路邊的樹、樓房上的視窗、路過的車輛和行人;③強迫性儀式動作:做一系列的動作,這些動作往往與“好”、“壞”或“某些特殊意義的事物”聯絡在一起,在系列動作做完之前被打斷則要重新來做,直到認為滿意了才停止;④強迫檢查:反覆檢查書包是否帶好要學的書、口袋中錢是否還在、門窗是否上銷、腳踏車是否鎖上等。

  焦慮和抑鬱是兒童強迫症主要的繼發症狀,也是容易被忽視的兩大症狀。兒童期正常的儀式行為、原發性抑鬱障礙、未分化的情緒障礙、孤獨症、精神分裂症、神經性厭食等都要與兒童強迫症相鑑別。

  目前,治療效果相對較好的方法是藥物治療和行為治療。藥物是治療強迫症的主要方法之一,大量對成人強迫症治療的研究顯示,氯米帕明效果較好。而對兒童和青少年強迫症患者進行系統行為治療的報道很少,但能用於成人的行為治療方法基本上都適用於兒童和青少年。行為治療包括系統脫治療、衝擊治療和暴露治療,在臨床實踐中應用較。對年齡稍大的青少年,可利用生物反饋技術,讓兒學會自我放鬆技術。在患兒暴露於不良情景,以自我放鬆方法緩解內心的焦慮和不適,這樣經反覆緊張.放鬆.再緊張.再放鬆的訓練,不良情緒就會消失。兒童強迫症不像其他型別的兒童情緒障礙那樣預後好,因病程遷延,僅有少部分患兒獲得痊癒,所以及時的診治和治療是非常關鍵和重要的!

  溫馨提示:兒童強迫症的症狀較為複雜,給患兒造成的影響也不容忽視,家長要及時發現孩子的異常表現,及早帶孩子就診。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