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病學是怎麼回事

  相信大家對於哮喘都有一定的瞭解,而且我們身邊也有不少的人患上了這種病,所以關於它的知識是需要大家瞭解的。哮喘病學是近年來發展的一門新興學科。由於哮喘病是一種病因繁多,發病機制複雜,治療比較困難的慢性呼吸道疾患,給廣大患者造成很大痛苦,同時給患者的家庭以及整個社會造成很大的經濟負擔,因此深入研究哮喘病的病因、發病機制,尋求更有效的治療方法,對於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近20年來隨著分子生物學的迅速發展,對哮喘病的病因學、遺傳學、流行病學、免疫學、發病機理、病理生理學、診斷方法、預防、抗哮喘藥物藥理學、新型抗哮喘藥物的開發、吸入方法、物理治療、心理學治療、生活質量、哮喘病教育、哮喘病與過敏性鼻炎的關係、特殊性哮喘、計算機對哮喘病的管理和哮喘動物實驗等方面研究有了許多新進展。根據目前研究可以認為無論任何嚴重程度、任何型別哮喘病的基本病理變化均是一種氣道炎症性改變,這種非特異性氣道炎症是引起哮喘患者氣道高反應性、氣道通氣障礙、臨床症狀和哮喘病慢性化的關鍵因素。氣道炎症概念的提出對指導哮喘病診斷、預防、治療(特別是新型抗炎性抗哮喘藥物和長效β2受體激動劑的開發)預後和基礎研究等各個方面均具有重要意義,並由此提出了許多新的學術觀點。目前已經召開了17屆全球性哮喘大會,使哮喘病研究和防治形成了規模化和標準化,國際醫學界已將哮喘病的研究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醫學體系,稱之為哮喘病學。作為一個哮喘病學家來說,應該同時具備變態反應學、兒科學、耳鼻喉科學、面板科學、精神心理學、環境醫學和康復學方面的豐富知識。

  哮喘病的病理學改變以氣道內嗜酸細胞浸潤為主,肥大細胞、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浸潤為輔的慢性氣道炎症為基本特徵,臨床上以氣道炎症誘發的氣道高反應性和氣道通氣障礙為主要臨床特徵。因此近20年來進行了以慢性期抗炎治療為主的治療原則以替代過去的以急性期舒張支氣管治療為主的治療原則的嘗試,並取得了巨大成功,已可以有效地透過抑制氣道炎症來控制哮喘病的臨床症狀。但是近20年來的流行病學調查並沒有發現哮喘病發病率和死亡率有所降低,提示了雖然包括吸入糖皮質激素在內的抗炎治療是目前哮喘病主要方法,但對於其遠期療效和對哮喘病病情改善的預計還不容樂觀,目前顯然還缺乏有效降低哮喘病發病率、死亡率和改善哮喘病預後的治療手段。隨著分子生物技術不斷髮展,已發現體液中大量細胞因子(以白細胞介素等為主)、多種免疫活性細胞或炎性細胞、多種炎性介質以不同形式參與了哮喘病發病機理的調節,這使得我們必須注重從全身角度來研究和闡明哮喘病發病機理。但迄今為止大多數研究尚侷限在氣道炎症區域性,對哮喘病全身發病機理的研究還很少,因此對哮喘病的全身治療手段還較少。現代研究已經認識到特應症(atopy,指對變應原易產生IgE反應的特異性素質)是人類易患哮喘病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從目前對哮喘病的治療研究來看,側重點主要放在區域性抗炎治療方面顯然是不適宜的,應從預防和控制特應症的基因治療和免疫調節治療入手,近年來開發的Xolair就是一個成功的藥物。瞻望未來,由於哮喘病發病率在逐年增加且原因尚不明確,今後應加強哮喘病基礎方面研究以開發新的治療方法來降低哮喘病發病率。從近期來看今後哮喘病臨床研究應進一步開發副作用更少、作用更強的抗炎藥物等;從遠期來看應將目前關注氣道區域性炎症的研究熱點逐漸轉向對哮喘病患者的全身免疫學、病理生理學、遺傳學和免疫藥理學進行研究,從醫學遺傳學和醫學免疫學角度來調整哮喘病患者遺傳基因異常和免疫功能缺陷,特別是透過對引起氣道高反應性的細胞因子網路中各種細胞因子的調節治療,可能是21世紀哮喘病治療主要研究方向。在我國,應結合國情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哮喘防治研究如哮喘病中醫和中西醫結合治療、單味中藥或方劑有效成分的提取等。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