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風病概述

概述

麻風病是由麻風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主要侵犯面板、粘膜和周圍神經,也可侵犯深部組織和器官。本病在世界範圍內流行甚廣,據估計全世界現有麻風病人約一千萬人左右主要分佈於亞洲、非洲及拉丁美洲。

病因

麻風病人是麻風桿菌的天然宿主。麻風桿菌在病人體內分佈比較廣泛,主要見於面板、粘膜、周圍神經、淋巴結、肝脾等網狀內皮系統某些細胞內。麻風桿菌主要透過破潰的面板和粘膜排出體外,其它在乳汁、淚液、精液及陰道分泌物中,也有麻風桿菌,但菌量很少。

症狀

麻風桿菌侵入機體後,一般認為潛伏期平均為2~5年,短者數月,長者超過十年。

(一)結核樣型麻風:本型病人的免疫力較強,麻風桿菌被侷限於面板和神經。

(二)界線類偏結核樣型麻風:本型發生的與結核樣型相似,為斑疹和斑塊,顏色淡紅、紫紅或褐黃,邊界整齊清楚,有的斑塊中央出現“空白區”或“打洞區”,形成內外邊緣都清楚的環狀損害,洞區以內的面板似乎正常。

(三)中間界線類麻風:本型皮損的特點為多形性和多色性。

(四)界線類偏瘤型麻風:本型面板損害有斑疹、丘疹、結節、斑塊和瀰漫性浸潤等。

(五)瘤型麻風:本型病人對麻風桿菌缺乏免疫力,麻風桿菌經淋巴、血液散佈全身。

(六)未定類麻風:本類為麻風的早期表現,是原發的,未列入五級分類中,性質不穩定,可自行消退或向其它型別轉變。

檢查

試驗方法和結果判斷在前臂屈側皮內注射粗製麻風菌素0.1毫升,形成一個直徑約6~8毫米的白色隆起,以後觀察反應結果。早期反應:注射後48小時觀察判斷結果,注射處有浸潤性紅斑直徑大於20毫米者為強陽性(+++),15~20毫米者為中等陽性(++),10~15毫米者為弱陽性(+),5~10毫米者為可疑(±),5毫米以下或無反應者為陰性(-);晚期反應:注射21天觀察判斷結果,注射處發生紅色浸潤性結節並有破潰者為強陽性(+++),結節浸潤直徑大於5毫米者為中等陽性,結節浸潤直徑3~5毫米者為弱陽性(+),輕度結節浸潤或在3毫米以下者為可疑(±),區域性無反應者為陰性(一)。

治療

1、化學藥物。

(1)氨苯礬(dds)為首選藥物。

(2)氯苯吩嗪(b633)不但可抑制麻風桿菌,且可抗⑿吐櫸綬從Α100--200mg/日,口服。

(3)利福平對麻風桿菌有快速殺滅作用。

2、免疫療法。正在研究的活卡介苗加死麻風菌的特異免疫治療可與聯合化療同時進行。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