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置管引流治療肝膿腫

應用內徑為0.5的y型套管針,普通b型超聲探頭,確定膿腫位置,大小、方向和深度,局麻,取一般穿刺針試穿出膿液,對膿液常規送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應用y型套管針緩慢進針,方向指膿腫中心,有落空感後,外退針芯,即有膿液從側孔溢位。

置入直徑為0.5的引流管,引流管有側孔,抽盡膿液,絲線固定於面板,接負壓吸引瓶。

常規每日用0.2%甲硝葡萄糖注射液250加慶大針24萬u沖洗一次,定期行b型超聲複查,以判斷膿腔大小,引流是否通暢以及是否閉合。

待膿腫明顯縮小,直徑1,無膿液引出,病人全身情況良好時,拔除引流管。

外科治療的肝膿腫主要為細菌性肝膿腫,隨著ct、超聲等影像學診斷的發展,使肝膿腫穿刺引流術或置管引流術成為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治療方法,且多數病人經此法治療,效果滿意。

因此,傳統的治療方法應用大劑量抗生素,外科手術引流受到一定的限制。經皮置管引流技術操作簡單,安全,併發症少,與單純穿刺引流術相比,它引流徹底且避免了反覆多次穿刺的弊端。

肝膿腫穿刺置管引流術並非適應於所有病人,其適應證為:界線清楚的單發性肝膿腫,直徑大於4,膿腫液化完全,無分隔。膿腫液化完全時,b超出現膿腫完全囊性、壁厚、囊內回聲混濁等特點。

置管引流能避開胸腔、腹腔內膽囊、大血管等重要臟器者,特別是年老體弱不能耐受手術者。多發性肝膿腫不屬於禁忌範圍,每個膿腫之間界限清楚,可分別置管引流。

對於膿液過稠,膿腫內有分隔,膿腫部位無法穿刺置管或置管引流不暢療效不佳,或膿腫破裂或將要破裂者,應行膿腫切開引流術。

穿刺置管時應注意如下幾點:穿刺時病人呼吸應平穩,穿刺針應指向膿腫直徑最大處。要爭取一次性穿刺成功,如改換穿刺方向時,必須將穿刺針退至皮下,再行穿刺。選擇肝膿腫距體表最近點,要避免損傷大血管、膽囊等。穿刺前要有應急準備,如遇大出血或較嚴重的腹膜炎應轉手術處理。

肝膿腫癒合後,b型超聲常出現腫塊消失,增生的結締組織形成強回聲瘢痕或合併鈣化,後方伴聲影,一部分腫塊不消失但明顯縮小,殘留一個小的低迴聲區或無回聲區空腔,穿刺抽不出膿液。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