橈骨小頭半脫位

  (一)受傷機制
橈骨頭半脫位多見於5歲以下的小兒,橈骨頭髮育不完全,環狀韌帶前下方較薄弱。此外,小兒撓骨小頭關節面向後方,遠端傾斜,且呈卵圓形。前臂旋後位時,橈骨小頭矢狀徑長。前臂極度旋前時,因環狀韌帶較鬆弛,橈骨小頭略離開尺骨橈切跡。
由於以上橈骨小頭髮育過程中的特點,當小兒前臂被過度牽拉時,橈骨小頭嵌在環狀韌帶內,或因環狀韌帶前下方薄弱處橫形撕裂,橈骨小頭由韌帶破裂處脫出。
(二)臨床表現與診斷
兒童肘部被牽拉後,因肘部疼痛而哭鬧,拒絕抬舉上肢,被動活動或者觸碰肘部時疼痛加重。患兒肘呈半屈曲位,不願伸直和旋轉前臂。肘部腫脹不明顯,有時兩側對比時,可發現傷肘外後方稍腫脹,區域性壓痛。雙手同時觸診兩側橈骨小頭時,可感覺到半脫位側橈骨小頭向外側隆起,如果同時施壓區域性,引起疼痛,則可確立診斷。x線片肘關節無異常發現。
(三)治療
小兒橈骨小頭半脫位復位時不用麻醉。術者一手牽拉患兒腕部,另一手握肘部,拇指置於肘外側,橈骨小頭部位。牽拉前臂的同時,拇指擠壓橈骨小頭。同時做前臂旋前、旋後運動,有時可聽到一清脆響聲,說明橈骨小頭已復位。復位後應再複查肢體活動情況,誘導患兒抬舉上臂。如活動恢復正常,用三角巾懸吊3天。橈骨小頭復位後近期內避免猛力牽拉前臂,以免復發。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