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乳哺養性黃疸
發生於個別以母乳哺養的嬰兒,血漿中未結合型膽紅素明顯增高。其發生機制與母乳中含有葡萄糖醛酸轉移酶抑制物有關。
有人認為乳汁中的抑制物3β,加2a至孕二醇,它在體外能抑制葡萄糖醛酸轉移酶活性;也有人認為是不飽和脂肪酸,如母乳中的脂蛋白脂酶活性較高,而使腸道中游離脂肪酸大量形成並被吸收入門靜脈血中,在肝內抑制葡萄糖醛酸轉移酶活性,或對膽紅素與z蛋白的結合產生競爭性抑制作用。
患兒一般在出生後第4天左右血清膽紅素濃度開始升高,第10至15天達峰值171至513升,持續4至6天逐漸下降。在患兒3至12同齡時血清膽紅素降至正常。患兒無溶血徵象,常規肝功能試驗正常。未有引起核黃疸的報道。
但如果以母乳餵養的嬰兒血清中游離脂肪酸濃度較高,則可與膽紅素競爭白蛋白分子的結合部位,而使血清中游離膽紅素濃度增高,因此對核黃疸的潛在危險性應予注意。治療是對血清膽紅素過高者暫停或停止母乳餵養。
免責聲明:
-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