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膿胞瘡

膿胞瘡俗稱黃水瘡,又名“傳染性膿皰病”,俗稱“黃水瘡”,是一種常見的、透過接觸傳染的淺表面板感染性疾病,以發生水皰、膿皰,易破潰結膿痂為特徵。根據臨床表現不同,分為大皰性和非大皰性膿皰瘡兩種型別。是炎炎夏日最易發的面板病,具有接觸傳染的特點,透過接觸相互傳染。本病流行於夏秋季節,多見於2~7歲兒童。夏天易在兒童中流行,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防治膿胞瘡。

膿胞瘡主要是金黃色葡萄球菌或鏈球菌感染所致,多發於臉上、四肢等暴露部位。開始為粟粒至黃豆般大小的丘疹或水皰,之後迅速變為膿胞,包壁薄,很容易破潰,不過只要顆粒治療,患者一般一週左右痂即可脫落痊癒,只是有的孩子因為患處瘙癢,老是愛抓它,從而將有分泌物患處的細菌接種於其他部位,使新的損害不斷髮生,可引起發燒、淋巴結炎,有的患者病程持續數週或數月之久,重者可引起敗血症,有時併發急性腎炎。

因此,建議當您的孩子患上膿胞瘡時,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用藥。治療時,先用消毒針刺破膿胞,吸乾膿液;或用鑷子祛除厚痂,然後用1:8000的高錳酸鉀溶液洗淨,外搽百多邦軟膏,再撲上消炎粉。同時選用抗生素口服或注射,並將患兒用過的衣物和玩具消毒。 患病期間,患兒應避免日曬,勤洗澡、更衣,常剪指甲;還應及時治療沙眼、痱子、溼疹及其他瘙癢性面板病,以杜絕膿胞瘡的發生。

專家建議如果是集體發生,如幼兒園等地方,要注意及時隔離治療,以免造成膿胞瘡傳播。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