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如何相處 夫妻和諧相處之道

俗話說“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那麼夫妻之間應該如何相處?夫妻要像筷子一樣互幫互助,目標一致。大家都是在不斷的相處中去總結維持感情的方法。

俗話說“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由此可見兩個人從相識相戀到結婚,到底是修了多少的緣分才能夠換來的!那麼夫妻之間應該如何相處?如何經營婚姻呢?一起來看看吧!

1、心理交換

如果說愛對方,是為了交換什麼,得到什麼,那就太庸俗了。不少夫妻總是錯誤地認為:“已經是老夫老妻了,無所謂了”。繼而在日常生活中把夫妻間關係形成單向的,有來無往的,往往事情到了不可挽回的時候,才知道問題已經發生。據有關調查資料表明:有80%婚外性關係的發生是與夫妻間雙方沒有充分感情交流有關。

夫妻之間某種程度的交換,主要是心理方面的交換。將心比心,以心換心,要多想想:“他待我這麼好,我要為他做些什麼?”“我希望在家中感到溫暖、愉快,那麼怎樣也使他(她)溫暖、愉快?”如果能經常地自覺地問自己這些問題,夫妻關係就會更上一層樓。

2、多送禮

諸位朋友,你多久沒有送太太禮物了?你多久沒有送先生禮物了?可能驀然回首,好像結婚以後就沒送過。先生每次到外地去出差、到外地去旅遊回來,給太太買個小禮物,太太接過來,心裡很溫暖,覺得你走到哪裡都想到她。女人是最容易滿足的,只要讓她感覺你是在乎她的,她確確實實會任勞任怨,回報給你一個溫暖幸福的家。

3、忍受對方

夫婦有時因生理或心理的變動,性情就難免異狀。有時因環境不盡滿意,言語舉動略改常態,這都是常有的事。設使雙方不能遵守佛的‘忍誡’,兩不相讓,而起口舌爭強,意氣用事,那末感情就要發生裂痕。你使對方氣惱,你自己也決定免不了氣惱。這是損人不利己的,又何苦去做這種愚蠢的事呢?

忍受是要培養的。當對方火氣很旺的時候,我縱有充分的理由,也應該暫時讓他,不和他辯論,不得已時,或出外暫避鋒頭,等到對方的怒氣消除以後,才和顏地告訴他,剛才的退讓並不是理屈示弱,實在因為要避免家庭失和啊。這是寓剛於柔的御夫和御妻術,持之以恆,對方沒有不被感動的。‘柔能克剛’的真理,我們是很有機會可以應用一下的。

4、角色平衡

應該承認夫妻間完全沒有差異是不現實的,因為有些差異確難避免,而有些人輕視這些差異,造成了一些家庭的解體。但是,在承認差異的同時,夫妻雙方還得學一點差異轉化的本領。每當兩人有步伐不一致的時候,要馬上警覺到這種變化,如一方平時有某種業餘愛好,或消費心理觀念不同,此時夫妻間應保持理智,理應互敬互愛,縮小和消除夫妻間的“角色差異”,以真誠地理解,互相接近來實現“角色平衡”,取得另一方的信賴和諒解。

5、說「愛語」

多講一些關懷的話,夫妻之間的言語不要太沖,不要太直接。比方說先生亂吃東西,久而久之會把身體搞壞。很多太太一看就沉不住氣,馬上就罵了:「你吃這個以後會得高血壓你知不知道?你吃這個以後就得糖尿病!」

他會怎麼說?「我得糖尿病就糖尿病,不關你的事。」太直接的話會起反作用,應該愛語,讓他聽了舒服、能接受。

你就可以告訴他:「老公,你的健康是我一生的幸福,是孩子一生的保障,你的健康太重要了,所以你吃東西要特別小心,這個東西對身體不好,這一包吃完之後就別吃了。」你不要當場給他搶過去。這一些「愛語」要靠我們用心去講,可以感動先生,珍重自己,為全家負責。

6、互相幫助

夫妻要像筷子一樣互幫互助,目標一致。筷子只有配合默契,才有‘收穫’。和諧的夫妻感情貴在志同道合,比翼雙飛。因此,情感上的體諒,生活裡的體諒,挫折前的互慰,事業中的互勉……在夫妻間應是不可缺少的。只有難關共度,攜手共進,才會使愛的‘橫杆’不斷升高。

夫妻要像筷子一樣冷熱不辭,甘苦與共。筷子不懼高溫寒冷,能納酸甜苦辣。和諧的夫妻關係也該如此。

7、多點安慰

人生旅途不可能事事如意,當一方遇到煩惱時,另一方應以溫柔來撫慰對方的心靈。有道是“一句好話暖三冬”,況且,一份憂愁若兩人分擔,憂愁只有一半。安慰一方時,不妨使用幽默、開導、勸解等辦法,特別是幽默會使效果“更勝一籌”。

8、要「利行」

「利行」就是處處讓他做什麼事都很順,推他一把。其實最好的利行就是我們把家裡都照顧得很好,孩子也教育得很懂事,這樣先生在外工作心裡很放心、很安慰,他就會做得很起勁,能夠全心全意在工作上,而不用常常擔心家裡的事,所以這個就是成就他的事業、成就他的行為,這叫「利行」。

甚至於在先生跟一些朋友或者親友談話的時候,你也可以幫他記一下。有時候事一忙他忽略掉的時候,你剛好提醒他,先生會覺得有你在身邊特別放心,特別能幫助他,這也是利行。假如太太不只沒有利行,還常常扯先生後腿,那這個就危險了。所以我們要時時看到另一半的需要。就能夠去利益他。

以上就是小編總結的夫妻相處之道,從相愛到結婚也許是件很容易的事,但是婚後夫妻相處卻是一門大學問,大家都是在不斷的相處中去總結維持感情的方法。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