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消化性潰瘍病診療

  嬰兒和兒童消化性潰瘍的診斷不常見,可能是因為不能獲得滿意的病史。在這一年齡階段,十二指腸潰瘍比胃潰瘍更常見。

  病因學和病理生理學

  和成人消化性潰瘍一樣,可能存在著幽門螺桿菌,也就是如果去除幽門螺桿菌可以治癒潰瘍,提示是由幽門螺桿菌引起的。兒童幽門螺桿菌感染比成人潰瘍病患者少,並且更多見於父母也患消化性潰瘍的兒童。幽門螺桿菌和非類固醇抗炎藥(nsaid)可以破壞正常的粘膜屏障和修復功能,使粘膜對酸的侵蝕更敏感。

  症狀,體徵和診斷

  在新生兒期,穿孔和出血可能是首發症狀。至嬰兒後期和兒童早期,雖然反覆嘔吐和腹痛可能提供診斷線索,但出血仍然可能是第一個被確認的症狀。50%~60%兒童十二指腸潰瘍有家族史。學齡兒童可以更好地確定腹痛範圍,描述每天疼痛的時間以及與進食的關係。雖然典型症狀在兒童中可以不出現,但腹痛與進食有關以及夜間疼痛可提示有潰瘍病。

  為明確診斷,首先作x線鋇餐檢查。如果鋇餐檢查結果陰性,但仍懷疑有潰瘍,另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進行光纖內鏡檢查,這也是確診的最好的方法,但10歲以下小兒需要全身麻醉。如果不能使用內鏡並且已排除潰瘍樣疼痛的其他原因(見上文複發性腹痛)之後,可選用第二種方法,即按下文描述,用組胺(h2 )阻斷劑對兒童進行診斷性治療。如果發生出血和穿孔,應測定空腹血清胃泌素,以排除促胃泌素瘤。

  為確定幽門螺桿菌的存在,首選血液幽門螺桿菌抗體測試,它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在90%以上。其他檢查包括尿素呼吸檢查或快速尿素酶檢測,以及胃鏡檢查獲得的活組織的組織學檢查。

  治療

  如果有幽門螺桿菌存在,每天兩次的治療應使用酸抑制劑(質子泵抑制劑)加上兩種抗生素(如甲硝唑加羥氨苄青黴素或8歲以上的兒童用四環素,或者羥氨苄青黴素加克拉黴素)根據體重調節劑量,療程兩週。未感染的患兒也要治療。酸抑制劑在停用抗生素後再用2周。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根除應透過13c-尿素撥出試驗證實。

  對幽門螺桿菌感染陰性的患者,治療原則同成人一樣。應避免(nsaid),特別是因為它們可以引起潰瘍發生和出血。由於兒童每公斤體重和每單位時間的基礎胃酸分泌和受刺激後胃酸分泌同成人無差異,雷尼替丁和西咪替丁的藥代動力學和藥效學也與成人也無差異,因此應根據成人的推薦量,進行口服(或需要時靜脈)劑量的常規治療。兒童≥40kg時,一般可以用成人的h2 受體阻斷劑劑量。體重低於40kg者,雷尼替丁口服劑量為每日4mg/kg,西米替丁20mg/kg,分2次口服,每12小時口服1次。用每天一次全部劑量替代每12小時半劑量方法的有效性還沒有確定。十二指腸潰瘍的治療療程是6~8周,胃潰瘍的療程是8周(如果潰瘍>1cm為12周)。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