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的觀察及護理――丙種球蛋白治療

  回顧性分析1990~1997年57例川崎病患兒,根據治療情況分為兩組:大劑量靜脈注射丙種球蛋白(治療組)30例;常規治療(常規組)27例。兩組對比:治療組的退熱時間及熱程明顯短於常規組;冠狀動脈病變發生率明顯低於常規組。結果表明:早期使用大劑量丙種球蛋白治療川崎病,能使體溫迅速降低,明顯降低冠狀動脈病變的發生率。在使用丙種球蛋白的過程中,嚴格無菌操作、控制輸液滴速是護理的關鍵。

  川崎病又名面板粘膜淋巴結綜合徵,是一種原因不明的全身性血管炎,為小兒常見的發熱性出疹性疾病。其特點為發熱伴皮疹、球結膜及口腔粘膜充血,頸淋巴結腫大以及恢復期指(趾)端特異性膜狀脫皮。多見於嬰幼兒,可引起冠狀動脈(簡稱冠脈)病變,為兒童後天性心臟病的主要原因[1]。阿斯匹林常規治療可降低冠脈損害的發生率,但靜脈注射大劑量丙種球蛋白(ivig)可進一步降低冠脈損害和心肌梗死的發生率。我科1990~1997年收治川崎病57例,透過回顧性分析,其中30例患兒給予ivig治療,取得了明顯的臨床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川崎病57例,男39例,女18例,男女比例為2.2∶1;年齡5個月至12歲,平均2.9歲,其中5歲以下49例,佔86%。均符合1984年日本川崎病研究委員會制定的診斷標準。

  方法:根據治療情況分為ivig治療組(治療組)及常規治療組(常規組):治療組30例,均於發病10 d內給予ivig,其中25例用1 d療法,2 g/kg;4例用4 d療法,400 mg/(kg*d);1例用2 d療法,1 g/(kg*d);同時應用阿斯匹林、潘生丁口服。常規組27例,除未用ivig外,其餘治療均同治療組。

  統計學處理:退熱時間及熱程的比較採用非配對資料t檢驗,引數以(x±s)表示,冠脈病變發生率採用χ2檢驗。

2 治療效果

  退熱時間:從開始用藥至體溫正常的時間,治療組為(1.52±0.86)d,常規組為(3.87±1.54) d,治療組退熱時間明顯短於常規組(p<0.05)。

  熱程:從開始發熱至體溫正常的時間,治療組為(8.32±1.58) d,常規組為(11.76±5.19) d,治療組明顯短於常規組(p<0.05)。

  冠脈損害情況:用超聲心動圖測量左右冠脈開口處內徑,直徑≥4 mm為冠脈擴張,區域性擴張為冠脈瘤。治療組無1例冠脈受累,常規組有4例冠脈受損,其中冠脈擴張與冠脈瘤各2例。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