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癬概述及病因

  嬰兒溼疹中醫稱奶癬又名「胎斂瘡」,多為體質過敏,為風溼所襲搏於氣血而發。常發於嬰兒的顏面部。分乾溼二型。起初形如粟粒,散在或密集疹色紅,搔之起白屑,其形如癬疥而不流津水的為「幹斂瘡」,偏於風熱盛。如面板起粟搔癢無度,破則流水,浸淫成片甚至可以延及身體其它各部,為「溼飲瘡」,偏於溼熱重此證常使患兒躁煩,睡臥不安,病久面板可有苔癬樣變化若皮損滲出液減少,膚紅減退,為好轉的現象本病即「嬰兒溼疹」。

  多見於肥胖嬰兒通常在生後第二或第三個月開始發生。好發於顏面及面板皺褶部,也可累及全身一般隨著年齡增加而逐漸減輕至痊癒。但也有少數病例繼續發展至兒童期甚至成人期。

  病因比較複雜有先天的體質因素,也有後天營養失調。中醫認為本病多因懷孕時母多食辛辣炙博魚腥海味等發物或情志內傷,肝火內動,遺熱於兒所致或為生後餵乳失當,飲食不節,脾胃薄弱;過食肥甘脾失健運,溼熱內生而發生。另外營養過多、消化不良、衣著不當外部刺激等都是本病的好發因素。患者常是先天性過敏體質,約有3/4的患者父母雙方或單方有過敏性疾病病史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