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為子宮肌瘤煩惱

    王女士因長期臉色發黃且蒼白、身體瘦弱到醫院內科就診,原本懷疑是肝炎,在做過一連串肝膽的檢查後仍沒有發現任何問題。但醫生還是很小心仔細地再次問診,得知她每次月經量很多,要持續兩個星期,這才判斷可能是婦科方面的問題,於是她被轉到婦科。經過婦科檢查和超聲波診斷後發現,王女士患有子宮肌瘤,平時月經量多就是因為子宮肌瘤所引起的,以致她長期受嚴重貧血和體力差的困擾。
  另一例是,陳女士每逢月經來潮,就要請病假,為此經理和同事對她意見很大,她則有苦說不出。原來,陳女士患有多發性子宮肌瘤,每當月經來潮,不僅出血不止,還感覺渾身乏力,只能臥床休息。
  子宮肌瘤是一種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女性在30至50歲為此病的高發年齡,發生率為20%,也就是說,30歲以上的女性當中每5人就有1人是患有肌瘤的。雖然此病的發病率如此之高,但惡性的比例相當低,只有0.4%―0.8%,患者不必心存恐懼。
  子宮肌瘤因個數、部位、大小和變性等情況會出現不同的症狀,但多數病人並無症狀。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婦科主任醫師王東梅告訴記者,大多數長有子宮肌瘤的女性可能終其一生都不知道自己的子宮內長有肌瘤,很多人等到懷孕後查體或肌瘤長到從肚皮上可以摸到時,才到醫院來求診。部分病人會出現月經過多、痛經等表現;如果肌瘤太大,壓迫到膀胱、輸尿管,可能會造成尿頻、排尿障礙,或是腎盂積水;壓迫到直腸,則可能造成排便困難;子宮肌瘤也有可能造成不孕,但也常見到有子宮肌瘤的婦女順利懷孕生子的,所以一個不孕症婦女若發現有子宮肌瘤的話,決不能斷然宣稱這就是不孕的原因。
  得了子宮肌瘤後是不是就一定要開刀呢?王東梅主任醫師說,目前治療子宮肌瘤的方法有多種,要根據患者年齡、有無症狀及程度輕重、肌瘤生長部位、大小及對生育的要求而定。
  很多女性在查體時偶然發現有子宮肌瘤,但很小,自己也沒有什麼不適感覺,月經正常,這時只需要隨訪觀察即可,每3―6個月做個婦科檢查及b超,瞭解肌瘤的變化,可以繼續隨訪,到絕經期後,肌瘤會隨著人體內性激素的變化而逐漸萎縮。
  對那些肌瘤雖不大(小於2個半月妊娠子宮大小),但是有輕微不適感,如月經量多等,患者本人又不願首選手術,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采用藥物治療,如孕激素、雌激素、維生素類等藥物。中醫認為子宮肌瘤的形成是血淤所致,平日治療以化淤散結為主;如果病人還有月經過多的表現,就需要辨證用藥。當藥物治療效果不明顯時,就需要手術。手術有子宮切除和肌瘤切除兩種,要根據病人具體情況選擇使用。
  王東梅主任醫師提醒30歲以上的女性最好每年都要進行健康查體,其中的婦科查體尤其重要,患有子宮肌瘤的女性,在得知自己患有子宮肌瘤後,要防止兩種傾向,一種是精神緊張,寢食不安,四處求醫,輕信偏方,有些婦女子宮肌瘤很小,沒有手術的必要卻纏著醫生要求做挖瘤手術;另一種則粗心大意,因為沒有什麼嚴重的症狀就不在意,不去普查和隨訪,也拒絕用藥,結果貧血嚴重,無力工作,甚至子宮肌瘤迅速增大、肌瘤惡變也沒能及時診治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