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感冒原是罕見川崎病

  時報訊高燒、淋巴結腫大,這些症狀常讓大人誤以為孩子得了感冒。卻不知道,有些小兒疾病非常狡猾,容易偽裝成常見病,讓人放鬆警惕。

  昨天,四歲的女孩晶晶恢復了健康。多虧了杭州市中醫院小兒科專家的火眼金睛,才識破了假象,發現了一種較少見的川崎病,挽救了她的生命。

高燒40度伴全身紅疹

  前天,四歲的女孩晶晶發燒了,媽媽發現她熱度很高,全身面板通紅,四肢還出現了成片紅疹,以為她染上了病毒性感冒,就給晶晶吃下了退燒藥。

  “照理吃下去應該很快會起效,可是連吃幾次也不見效,幾小時後還抽筋了”。慌忙下,媽媽連忙將晶晶送到杭州市中醫院小兒科。

  “當時這個小孩過來時體溫已經高達40℃。檢查發現,她球結膜充血、口唇潮紅、頸部淋巴結腫大、血象很高,精神也恍惚了”,看到晶晶的症狀,小兒科副主任醫師吳玲覺得很蹊蹺,腦海裡突然閃過,“會不會是‘川崎病’?”

  很快,心臟超聲波檢查結果證實了她的擔心,晶晶的冠狀動脈內徑明顯增寬,達到6mm(正常小孩為3mm),是川崎病的典型症狀。可怕的是,一旦冠狀動脈發生瘤樣擴張破裂出血,孩子就會有生命危險。結合檢查結果和病史,吳玲正式確診晶晶患上了“川崎病”,於是對她進行了特異性對症治療,給予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與阿斯匹林。昨天,晶晶的體溫終於降至正常,所有的臨床症狀也完全消失。

 川崎病易引起冠狀動脈病變

  吳玲告訴記者,川崎病是在1967年,由日本的川崎富作首先報告並命名,又稱為面板粘膜淋巴結綜合徵。其主要臨床表現為全身血管炎、急性發熱和皮疹。發病率為25.4/10萬,80%發生於4歲以下的孩子,1歲左右發病最多,病死率為0.25%。川崎病是一種病因未明的兒童急性發熱性疾病,目前認為與微生物感染導致的免疫紊亂關係密切。疾病發作後患者心血管系統容易廣泛受累。少數病例在急性期可發生猝死,或遺留冠狀動脈病變直至成年。

  “這種病本身很少見,容易和普通的感冒、麻疹、或者猩紅熱混淆。所以小兒感冒發燒,家長不能只當成小病,也要引起足夠重視。”

  川崎病的典型臨床症狀是手足腫硬,手掌和足底潮紅。恢復期手指與足趾端脫皮;多形紅斑樣皮疹,無皰疹及結痂;雙眼球結膜炎;口唇紅、皸裂,草莓樣舌,口咽部潮紅;頸部淋巴結腫大。吳玲提醒家長,如果孩子發熱持續5天以上,並達39℃以上,抗生素治療無效的就要及時就診。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