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睡覺就能夠治療精神病

  睡眠對於人類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睡眠可以提高人體的抵抗力,甚至還有美容養顏的功效。只是傳統的藥物大多具有不同程度的鎮靜作用,患者服藥後產生睏倦、睡眠增多等表現,才造成睡覺能治精神病的假象。對興奮狀態的患者,藥物的鎮靜作用能控制興奮,但症狀控制以後、病情穩定階段,鎮靜作用就變成了副作用。最新研究表明,傳統抗精神病藥的鎮靜作用對患者的認知功能有嚴重影響,損害患者的記憶、決斷力和工作操作能力,患者嗜睡、睏倦,無法保證日常的生活,更無法繼續學習和工作。

  “人工冬眠”療法在上世紀60年代曾經廣泛應用於精神病的治療,特別是“氯丙嗪”的應用,有學者曾這樣描述“精神分裂症,鹽酸氯丙嗪。”

  抗精神病藥物需長期服用,其鎮靜作用使患者退縮、淡漠、不願與人交往,無法真正康復,恢復正常的生活。著名精神病學家許又新教授說:“鎮靜作用將患者從機械的關鎖狀態轉向化學性的關鎖狀態。”因此、開發研製無鎮靜作用的新藥,成為科學家的又一歷史使命。50年代的傳統抗精神病藥物將患者從機械的關鎖狀態解放出來,90年代研發的新一代抗精神病藥物又一次將患者從化學性的關鎖狀態解放出來,是精神病治療史上的又一飛躍!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