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性 鋇拇ε大學
一天快下班的時候,一位約20歲、臉上帶著一絲稚氣但心事重重的女孩走進了我的心理諮詢室。她欲言又止的焦慮神情,讓我想到她可能有什麼難言之隱。
我請她坐下之後,為她倒了杯水。她坐在那兒,低著頭,考慮了好久才對我說道:“醫生,這幾年來,我被一個問題困擾著。”
“什麼問題?”我鼓勵她說下去。
“我……會不會是得了性病?”她言語中充滿了疑惑。
“性病?”我也疑惑了,看性病怎麼到我這兒來?但我沒有拒絕她,仍微笑著問道:
“可不可以說說你的性交史?”
“我……沒有過……”姑娘的臉一下子就變紅了。
“沒有?那你為什麼懷疑自己患性病?”
“我知道自己不會患性病。但是我總有這種想法,特別是在我身體有什麼不適的時候,這種想法更強烈。”姑娘有些著急。
“慢慢說,告訴我你有這種想法的由來,好嗎?”
在我的開導下,姑娘慢慢地講述著……
增強信心趕走疑病症
她叫琳,是一個大學一年級的學生。在她七八歲時,一次暑假,出於好奇,她與表妹和鄰居的兩個男孩一起互相撫摸對方的性器官,感到好玩。之後,又有過幾次這樣的遊戲。不過後來,她很快忘了這事。
幾年後,她月經來潮,並有白色粘液出現,還帶有一股很難聞的氣味。琳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因羞於告訴母親,自己草草處理了事。
一天放學回家,琳看到社羣內的衛生宣傳欄上貼著許多預防性病的資料和畫報。看著看著,琳突然想起了小時候的遊戲,對照宣傳資料上說的性疾病傳播方式,她不由得感到緊張起來。再聯想到自己月經來潮時出現的白色粘液,她開始懷疑自己得了性病。後來她一直為此緊張不安。
琳的媽媽察覺到了她的變化後,追問之下,琳把白色粘液的事向媽媽說了。媽媽帶著琳去醫院檢查,確認為白帶增多。琳服了幾副藥後,白帶的問題很快就解決了。
可是琳心中的疙瘩卻沒有解開。她總是想著小時候玩那種遊戲時的場景,想著資料上的內容,仍常為自己會得性病而擔心不已。琳變了,變得寡言少語。
上高中後,特別是高三,琳的這種想法更強烈了,甚至有些過分敏感。她擔心這事會讓他人知道,特別是男同學,怕他們嘲笑自己。平時上課,也常走神,成績當然受到很大影響。父母和老師多次找她談話,但她總是羞於啟齒。
考上大學後,性病的陰影仍纏繞著琳,她時常會感到渾身瘙癢不適。她很擔心自己不能堅持讀完大學,精神為此痛苦不已。所以,她今天來到了我這裡。
聽著琳的敘述,我知道她確實患病了,不過不是性病,而是心病――疑病症,又稱疑病性神經症。
疑病症的患者常表現出對自己身體健康狀況的過分關注,常為自己身體的一些極微小的變化而感到極大的恐慌和不安。他們甚至深信自己已患了某種疾病,並感覺伴有某些軀體的特殊不適。為此,疑病症患者憂心不已,四處求醫,但經檢查卻又被告知無疾病。這一切,其實都是心理因素在作祟。琳,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但是琳的病情是怎麼形成的呢?我開始解釋給她聽:
“人在童年的時候,對性知識是一無所知的。出於好奇心,小時候玩一些所謂的性遊戲,是一種正常行為。你在青春期的前後,有沒有老師或家長給你講過有關性方面的知識?”
“沒有。”琳答道。
“這就對了。在你看到關於性病宣傳資料之前,性知識幾乎一片空白。你看到的那些資料就是你所接受到的第一手性資料。正如小貓會把第一次睜開眼所看到的動物當成是自己的媽媽一樣,那些資料佔據了你性知識的領域。這時,你聯想到自己月經的白色粘液,不自主地就把它與性病聯絡在一塊了,你就開始懷疑自己有性病了。性病的嚴重性讓你感到害怕。”
疑病症病人的日常調理
“哦,是這樣!”琳聽完我的分析,釋懷了。但緊接著又問了一個問題:
“怎樣才能消除我這個心病呢?”
我很高興給她講這個問題,因為患者樂觀而積極配合的態度,其治療的成功率是比較高的。
“首先,向你講解關於性病的基本知識,暴露你最為擔心的心理問題,樹立治療的信心;其次,對這些心理問題進行分析解釋,想辦法進行識別、疏導;再次,佈置家庭作業,讓你自我分析,醫生和家屬作‘協同指導’,幫你找到癥結所在;最後,透過放鬆訓練,改變你緊張焦慮的情緒,以達到逐漸放棄疑病的想法。”
的確,有了琳的積極配合,一個多月後,她就擺脫了“性病”的困擾。
免責聲明:
-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