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性癱瘓是不治之症嗎

腦性癱瘓就是一種兒童時期最常見的神經系統傷殘疾患,它的患病率在發達國家為1.5%至5%。我國曾經進行過的流行病學抽樣調查結果顯示:0至6歲兒童腦性癱瘓的患病率為1.2%至2.7%。以此推算,全國腦癱兒童約有31萬。而且統計資料還顯示:兒童腦性癱瘓患病人數平均每年正在以4.6萬人的速度遞增。

腦性癱瘓的表現是,小兒發育過程中出現運動功能障礙,同時可伴有視聽感覺、行為、智力的異常。但臨床實踐證明,由於兒童未成熟腦組織的可塑性,隨著他們神經系統的不斷髮育,神經纖維的髓鞘化不斷的完善,如果能夠早期干預,完全可以使由於腦損傷造成的運動功能障礙和其他伴隨的功能障礙得到改善,甚至接近正常。這就需要醫務人員與家長密切配合,及時掌握高危新生兒的異常徵象,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因為患兒腦組織受到了損傷,所以對腦癱兒童的康復是貫穿終生的。不論採取哪一種手段進行治療都是綜合康復的一個組成部分。因此家長和醫護人員均應樹立全面康復的概念。其中運動訓練以小年齡兒童為主,目的是抑制異常反射活動模式,促進正常運動的發育。年長兒需在運動訓練的基礎上,進行必要的手術治療,減輕痙攣,祛除因肌肉肌腱的攣縮對小兒運動功能的制約,穩定關節,改善力線,為繼續運動功能訓練創造有利條件。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