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不張有何特點,怎樣治療?

肺不張在小兒時期比較常見,可由多種原因引起肺組織萎縮或無氣,以致失去呼吸作用。肺不張可發生在毛細支氣管炎、支氣管炎、喘息性支氣管炎、哮喘、支氣管淋巴結核、支氣管異物、多發性神經根炎及手術之後。

引起肺不張的原因有多種,較常見的是肺部炎症性疾病,如肺炎、支氣管炎、百日咳及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粘膜腫脹、肌肉纖維痙攣加之嬰幼兒的呼吸道較狹小,容易被阻塞,故粘稠分泌物可阻塞呼吸道引起肺不張。所以,肺部疾病咳嗽吐痰時,要多服用化痰藥物,少用單純鎮咳之劑如可待因、***類藥物,以免使呼吸道分泌物變稠,增加梗阻。另外,毛細支氣管炎、間質性肺炎及支氣管哮喘時,常可引起多數細支氣管的梗阻,初期表現為梗阻性肺氣腫,其後則一部分完全梗阻,形成肺不張,與肺氣腫同時存在。

小兒肺不張,最常見於兩肺下葉及右肺中葉,如下呼吸道感染時,肺不張多見於左下葉及右中葉;結核性腫大淋巴結多引起右上及右中葉不張。臨床症狀不明顯。

x線胸片示:均勻緻密陰影,佔據一側胸部或一葉或肺段,陰影無結構,肺紋理消失及肺葉體積縮小。

治療:由肺炎、毛細支氣管炎、哮喘及支氣管炎等下呼吸道感染所致的粘液栓塞或粘膜水腫而形成的肺不張,要給支氣管擴張藥(如***等),消炎去腫藥(如強的松)、化痰止咳藥(如氯化銨、鮮竹瀝等)及抗生素(如青黴素等)。護理時,要注意勤變動患兒體位,使分泌物容易向外排出。透過上述合理治療,消炎去腫後肺不張即可消失。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