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黃疸:病因與其治療

  母乳性黃疸是新生兒常見黃疸之一,隨著母乳餵養的逐漸普及和對其認識的提高,它的發生率有逐年上升趨勢。

  母乳性黃疸是美國arias於1960年首先報道,其臨床主要特徵是新生兒母乳餵養後不久即出現黃疸,但無其他全身症狀。60年代早期文獻報道其發生率為12%,隨著對其認識的提高,從80年代起文獻報道的發生率有逐年上升趨勢,如deangelis(1982)報道母乳性黃疸佔20%。國內報道發生率為7.7%。

  母乳性黃疸的病因迄今尚未有定論。最近認為與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的腸肝迴圈增加有關。因新生兒肝臟功能發育不完善,攝取膽紅素的能力不足,酶活力低下,腸道缺乏細菌,當膽紅素經過腸道時,形成尿膽原較少,而被重吸收較多,如胎糞排出延遲,增加了膽紅素的重吸收,加重黃疸。

  目前尚缺乏特殊實驗室檢測手段賴以確診母乳性黃疸,只能先將各種引起新生兒黃疸的病因如母嬰abo血型不合、敗血症、窒息、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半乳糖血症及遺傳性葡萄糖醛酸轉移酶缺乏症等少見病進行逐一排除後,才能作出母乳性黃疸的臨床診斷。因這些少見的病理性黃疸大都在24小時內出現重度黃疸,而母乳性黃疸是在3至8天出現的且為輕、中度黃疸。

  治療方法為暫停母乳餵養3天改為人工餵養,奶量以150ml/kg.d計算。暫停母乳期間,應用吸奶器將母乳吸出,以保持乳汁充分分泌,提供黃疸消退後繼續母乳餵養。同時給予支援療法:注意保暖,增加熱量、營養,預防感染;鼓勵乳母多次少量餵奶,增加患兒大便次數。嚴重者給以保肝、酶誘導劑等藥物治療。母乳性黃疸預後良好,停餵母乳後黃疸即消退,至今尚未有因其導致膽紅素腦病的報道。為了減少本病的發生,應鼓勵乳母早開奶,多次少量餵奶,增加大便次數,減少腸道對膽紅素的吸收,可降低黃疸發生率。另外,要給予患兒以保暖、增加熱量、預防感染等支援療法,防止加重黃疸。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