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傷性頸動脈海綿竇瘻與反覆鼻出血

外傷性頸動脈海綿竇瘻與反覆鼻出血

中華神經外科雜誌 1999年第2期第15卷 論著摘要

作者:孫曉輝 高寶山 錢盛偉 常慶勇 榮道建 張繼志 金點石

單位:116001 遼寧大連鐵路醫院神經外科

一、臨床資料

  本組男6例,女2例。年齡18~42歲,平均年齡30歲。8例病人均有較嚴重頭部外傷史。反覆多次的鼻出血,最多量達2000ml,2例有休克表現。***時鼻腔紗布填塞,8例均有持續性顱內血管雜音,不同程度的搏動性突眼,球結膜充血並伴有視力下降,其中患側視力喪失2例。神經系統檢查:均有不同程度的海綿竇綜合徵表現,偏癱2例,失語3例。x線及ct掃描證實有顱底骨折,蝶竇內有骨折片或積血。腦血管造影:7例為單側tccf,1例為雙側tccf。海綿竇區早期大量造影劑漏入呈不規則團狀顯影,而大腦前動脈、中動脈卻未顯影,以眼上、下靜脈及巖上、下竇引流為主。3例發現有假性動脈瘤徵象。

二、材料和方法

  經頸動脈、股動脈或股靜脈入路,採用magic-bd可脫性球囊導管tracker微導管,自制短可脫球囊導管,balt公司的1-4#可脫球囊及鎢絲彈簧圈等。球囊導管經頸動脈或股動脈至海綿竇瘻口處,沿著瘻口的優勢血流將球囊送入瘻內。球囊內注入1~3ml造影劑後充盈球囊閉塞瘻口,保持頸內動脈通暢。因瘻口大、竇內有骨折片或有假性動脈瘤者,在經全腦造影證實側支迴圈良好的情況下可閉塞頸內動脈。股靜脈入路使用codis導管,經巖下竇入海綿竇用彈簧圈栓塞。頸外動脈-海綿竇瘻採用tracker導管放置彈簧圈閉塞供血血管。

 三、結果

  本組8例共實施栓塞術15次,其中2例經頸動脈插管,用2#球囊一次栓塞成功,並保留頸內動脈通暢。5例行兩次栓塞,因有骨折片刺破球囊或假性動脈瘤存在而閉塞頸內動脈。1例經頸動脈入路用2#球囊閉塞頸內動脈後顱內雜音消失,取出鼻腔填塞物鼻出血停止。但返家後3天因咳嗽再次引發口鼻出血,且雜音復發二次入院。該次行右股動脈穿刺再次造影發現前、後交通動脈及同側頸外動脈仍向瘻內供血。因前、後交通動脈微導管透過困難,故僅用5cm彈簧圈4枚栓塞了部分頸外動脈分支,病人顱內雜音減弱,鼻腔仍有斷斷續續血性液。1周後行左側股靜脈穿刺codis導管經巖下竇入海綿竇,因有間隔影響導管未送至瘻口,僅放置10cm彈簧圈5枚,病人顱內雜音明顯消失,鼻腔出血停止。

四、討論

  外傷性頸內動脈海綿竇瘻並反覆、嚴重鼻出血的病例均有較嚴重的頭部外傷史,並多有顱底骨折,常有骨折片刺入竇內。血管造影證明這類病人常為瘻口多、大,靜脈引流快,並多有假性動脈瘤存在。有報道這樣的病例死亡率達30%~50%。目前該疾病的治療首選血管內可脫性球囊或彈簧圈栓塞,此療法以其簡便、安全、創傷小、效果顯著已得到公認。

(收稿:1998-07-03 修回:1998-11-24)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