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如何診斷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的診斷不能單純依靠臨床症狀和體徵,而要依靠實驗室檢查。診斷應明確致病菌、感染部位、腎功能狀態及有無誘因,同時還要排除疑似疾病。
臨床上,對尿路感染的診斷,許多名家有其獨到的經驗和見解。如中山醫科大學葉任高教授報道,297例住院尿路感染病人,有症狀者只佔66.5%,因此,單憑臨床特點來診斷尿路感染易造成誤診漏診。他認為:臨床上只要有真性細菌尿者便能診斷為尿路感染。
而南通醫學院錢桐蓀教授則認為,肯定診斷是要有細菌學依據的,但其臨床表現也有重要參考價值,因此,他將尿路感染的診斷依據按臨床上有無症狀分類作了如下歸納:
(1)症狀性尿路感染
臨床上有尿頻、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狀,同時有下列一項指標者,診斷可以成立。
①清潔中段尿培養菌落數≥105/ml。
②清潔中段尿鏡檢白細胞數>5/hp,且塗片找到細菌者。
③清潔中段尿ttc試驗,亞硝酸鹽試驗或鱟試驗陽性,尿白細胞數>5/hp。
(2)無症狀性菌尿
臨床上,無尿路刺激症狀,必須符合下列指標之一,才能確診。
①連續兩次清潔中段尿培養,兩次菌落數≥105/ml,且為同一菌株。
②一次清潔中段尿培養菌落數≥105/ml,尿白細胞>5/hp。
③恥骨上膀胱穿刺尿培養有致病菌生長或菌落數>100/ml。
傳統的診斷標準,經幾十年的臨床驗證,認為其敏感性低而特異性高。雖然在70年代,已有少數學者對此診斷標準提出異議,到了80年代,大多數學者認為,清潔中段尿培養菌落數,作為有意義菌尿應擴大到≥102/ml至105/ml。stamm博士等提出,有尿路刺激症狀的婦女,中段尿細菌培養≥102/ml,可診斷為尿路感染,並指出此標準與膀胱穿刺標本相比,其敏感性為95%,特異性為85%。如以菌落數≥105/ml作為診斷標準,將會使50%的症狀性尿感病人漏診,而不能得到及時合理的治療。strand等認為,低菌落計數的所謂“急性尿道綜合徵”約19%~58%可發展成高菌落計數的尿路感染。在敗血症病例中約26%的細菌來自尿感,在這些尿感者中尿菌落數≥105/ml者只佔19%。此外,pezzlo等和pfaller等均認為,具有尿路刺激症狀的病人,清潔中段尿菌落計數>102/ml應視為有意義菌尿。
免責聲明:
-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