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沙眼 良好的衛生習慣是關鍵

  沙眼是一種常見的感染性眼病,是由微生物沙眼衣原體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性結膜角膜炎。因其在瞼結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觀,形似沙粒,故名沙眼。

  沙眼感染早期引起不同程度的怕光、流淚、發癢、異物感、分泌物增多等眼部不適感,眼瞼結膜血管充血、乳頭增生、濾泡形成,嚴重者可侵犯角膜而發生角膜血管翳。角膜上有活動性血管翳時,刺激症狀變為顯著,視力減退。晚期瞼結膜發生嚴重瘢痕,使睫毛向內倒長形成倒睫。睫毛持續地磨擦角膜引起角膜渾濁、白色瘢痕,晚期常因後遺症,如瞼內翻、倒睫、角膜潰瘍及眼球乾燥等,症狀更為明顯,並嚴重影響視力。

  初期病人可能沒有什麼異常感覺,有時有輕微的發癢及異物感,早晨起來眼睛有少量黏性分泌物,也可有輕微的怕光、流淚等症狀。伴有繼發感染時症狀加重。到了晚期,可發生併發症,如內翻倒睫。倒睫不但給病人造成刺激、流淚、磨擦、疼痛等症狀,還會刺激角膜,使角膜發生炎症、潰瘍及血管翳的形成,甚至可以造成失明。

  既然沙眼的危害性這麼大,所以應該很好地預防和治療。預防沙眼是一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又由於沙眼衣原體常附著在患者眼睛的分泌物中,任何與此分泌物接觸的情況均可造成沙眼傳播感染的機會,因此,加強衛生宣傳教育,普及衛生知識,培養良好衛生習慣,保持面部清潔,不用手揉眼,手巾、手帕要勤洗、曬乾;託兒所、學校、工廠等集體單位睡眠區應進行分隔和通風,應分盆、分毛巾或流水洗臉;合理處理垃圾,改善廁所環境,減少或消滅蒼蠅,並要注意水源清潔,以阻斷沙眼傳播的途徑,減少感染的傳播,防止沙眼的感染流行。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