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胎穿顱術

穿顱術

穿顱術(craniotomy)是用器械穿破胎兒頭顱,排出顱內組織,使頭顱組織縮小,從陰道分娩的手術。

[適應證]

1.頭位死胎胎兒不能迅速娩出,或預防會陰裂傷者。

2.胎兒腦積水。

3.臀位死胎後出頭。

[禁忌證]

1.骨盆入口前後徑<5.5cm,穿顱後亦不能經陰道娩出者。

2.有先兆子宮破裂徵象或子宮破裂者。

[手術的條件]

1.宮口開全或近開全。

2.胎頭固定或用手固定於入口平面。

[麻醉]

一般不用麻醉,必要時加用鎮靜劑或全麻。

[體位]

膀胱截石位。

[手術步驟]

1.術前準備 消毒外陰,鋪巾,導尿。

2.陰道檢查 確定前囟及矢狀縫位置、先露高低,未破膜時先施行人工破膜術。

3.固定胎頭 如胎頭浮動,助手於恥骨聯合上緣處用手固定胎頭。

4.切開頭皮 用陰道窺器或陰道拉鉤暴露胎頭,直視下用鼠齒鉗夾住胎頭前囟或矢狀縫處的頭皮,向下牽引固定胎頭。剪開鉗夾旁的頭皮2~3cm.

5.穿破胎頭 穿破胎頭的原則應取距陰道口最近,最易穿透的部位為穿刺點。由此垂直入顱腔,從胎頭的大小囟門和顱縫穿入最為安全。

不同的胎位所取的穿刺部位也不同,臀位後出頭的穿顱可沿顳囟、下頜骨、上口蓋、頸椎穿入,或將胎兒外展貼至母體大腿內側。胎兒的枕骨大孔距陰道口很近,可直視下穿刺更為安全。胎頭顏面位可經口腔上顎或眼眶穿入,額先露則經額縫穿入。若胎頭腦積水,顱縫已增寬,經囟門或顱縫容易穿入放水。

6.破壞及排出腦組織 常用的方法有三種:

⑴穿顱術:助手牽引鼠齒鉗,術者右手持閉合的穿顱器,在左手示中指的護蓋下直達選好的頭顱穿刺點,垂直刺入顱腔。檢查穿顱器在顱腔內無誤,張開穿顱器,左右旋轉,破壞腦組織使之排出。

⑵用人工流產負壓吸管從穿刺顱腦處插入,以26.7~53.4kpa(200~400mmhg)的負壓吸出腦組織。

⑶數把剪刀或卵圓鉗插入穿刺的顱腦內攪動,排出破壞的腦組織。

經上述處理,胎頭體積縮小,隨子宮收縮可將胎兒排出或用卵圓鉗鉗夾穿顱處的部分顱腦皮質,緩緩牽出。個別不能迅速排出者施予鉗顱器牽出。

7.鉗顱 為兩葉鉗顱器,在左手掌保護及中示指引導下,右手持鉗顱器內葉從頭皮破口處入顱腔直達顱底,凸面朝胎兒面部,助手固定;另一手保護並引導,把外葉置於胎頭顏面部,外葉凹面與內葉凸面相吻合。陰道檢查確認兩葉鉗之間無宮頸及陰道壁夾入,關閉鉗柄,擰緊螺旋。

8.牽引 若胎頭較高,牽引稍向後方,隨牽引腦汁外流,頭顱體積縮小。待胎頭下降至陰道部時,取水平方向牽引。牽引不宜過快過急以免陰道裂傷。

9.術後常規陰道檢查 若有軟組織損傷及時修補。

[注意事項]

1.手術操作要輕柔,準確,器械每進入陰道時必須在手的護蓋下進行,防止損傷產道、膀胱和直腸。

2.穿顱器放入顱內一定要直達顱底,並將顱骨夾牢,以免滑脫。

3.如無穿顱器可用長剪刀代替,再用數把有齒鉗鉗夾顱骨固定牽引。

[術後處理]

1.詳細檢查陰道、宮頸有無裂傷,排除子宮破裂,根據具體情況加以處理。

2.肌注或靜點催產素,預防產後出血。

3.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