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患罕見怪病“肌張力障礙” 全身扭麻花

  五年前冬天的一天,梅州市的李女士無意中發現,原本一直用右手寫字的兒子彬仔正用左手拿著筆歪歪扭扭地寫作業。追問之下,彬仔才告訴媽媽,自己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已經扭曲得沒辦法拿穩一支筆。

  幾個月後,他的左手出現了同樣的症狀,接著脖子、脊柱都開始彎曲、變形。最近一年,他的雙腿也開始痙攣,站立時腳跟沒辦法著地,脊柱向右嚴重扭曲成“c”字形,身體左邊的骨頭在左後背拱起,走幾步路就滿頭大汗,稍微遠一點的路都得靠人背。近日,彬仔終於在廣州接受了治療。

  原來,彬仔患上了一種叫肌張力障礙的罕見病,是一種神經性運動障礙,發病率僅為6.6/10萬。患者會在無意識的情況下發生肌肉緊張,面部、四肢、軀幹等部位發生扭曲、痙攣,使身體呈現出一種僵硬的、怪異的姿態。

  醫生解釋,脊椎嚴重扭曲使胸廓變形,心、肺都受到壓迫,已經影響到發育。病情繼續發展,患者的咽喉部肌肉也會不由自主地收縮,到時候受影響的就不只是運動能力,連語言能力也會受到逐漸退化。

  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李少明說,肌張力障礙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原發性肌張力障礙多發於青少年,原因目前仍然未清楚,但相信與第9號常染色體有一定關係。繼發性肌張力障礙則是由顱腦外傷、代謝疾病、濫用某些精神科藥物等則有可能誘發。因為彬仔並沒有這種疾病的家族史,因此可以認定為原發性肌張力障礙。

  和其他疾病一樣,肌張力障礙越早發現,治療效果越好,但由於這種病的發病率低,許多非專科醫生對此並不熟悉,在早期容易被誤診。“一般來說,藥物治療可以緩解患者病情發展的速度,但由於無法從根本上治療問題,病情還是會逐漸朝壞的方向發展。”

  該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邵明介紹,過去多用於治療帕金森綜合徵的深度腦刺激療法(簡稱dbs)目前已經在北京、上海等地成功運用於治療肌張力障礙。這種療法主要是將兩個電極植入到患者腦內,刺激其大腦深部的某些神經核,從而減輕這些神經方面的症狀,手術後一個月內患者症狀有望減輕60%。近日,該院也已經成功為彬仔進行了dbs治療,目前正在康復中。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