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皰瘡抗體檢測要點
天皰瘡是一種慢性、複發性、嚴重的表皮內棘刺鬆解性大皰性面板病.發病年齡差別很大,平均發病年齡是50~60歲,男女發病率相近。我國傳統上將天皰瘡分為四型:尋常型、增殖型、落葉型、紅斑型。
天皰瘡抗體診斷要點為面板上有鬆弛大皰,尼氏徵陽性,常伴有黏膜損害,水皰基底塗片可見天皰瘡細胞,組織病理改變有特徵性,表皮內有棘刺鬆解。間接免疫熒光檢查血清中有天皰瘡抗體,水皰周圍正常面板或新皮損直接免疫熒光檢查,表皮細胞間有IgG和C3沉積。
天皰瘡檢查要點:1、尋常性天皰瘡棘細胞下層,基底細胞層上發生棘突鬆解,產生裂隙和水皰,基底僅剩一層基底細胞,位於真皮乳頭上者,類似腸絨毛稱絨毛。皰液中有棘突鬆解細胞,此細胞較正常細胞大,呈圓形,核濃縮居中,胞質均勻一致,核周有一圈淡染清晰區,此細胞又稱為Tzanck細胞。真皮上部輕度水腫,少數嗜酸性粒細胞和中性粒細胞浸潤。2、增殖性天皰瘡早期損害棘層下方有棘突鬆解裂隙或空腔形成,可見絨毛。表皮有嗜酸性粒細胞小膿腫。晚期角化過度,棘層肥厚呈乳頭瘤樣增生,病理變化類似尋常性天皰瘡,但絨毛形成及表皮下伸特別明顯。陳舊性皮損無診斷價值。3、落葉性天皰瘡棘突鬆解,裂隙或水皰發生於顆粒層及其下方。顆粒層細胞棘突鬆解後形成類似角化不良的穀粒細胞(核皺縮深染,胞質較紅),有診斷價值。真皮內有炎症細胞浸潤,嗜酸性粒細胞較多。4、紅斑性天皰瘡病理變化類似落葉性天皰瘡,但陳舊性損害毛囊角化過度,顆粒層棘突鬆解,角化不良細胞常顯著。
對損害廣泛者應給予高蛋白飲食,補充多種維生素。注意水、電解質平衡,禁食者應由靜脈補充。全身衰竭可多次小量輸血或血漿。加強護理,注意面板清潔衛生,以減少創面繼發感染,並防止發生壓瘡。
免責聲明:
-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