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溼關節炎與風溼性關節炎區別

  風溼性關節炎與類風溼關節炎雖然僅有一字之差,但意思卻是完全不同的。

  風溼性關節炎是風溼熱的主要表現,是由a組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種全身變態反應性疾病。發病前,患者常會有咽峽炎、猩紅熱、丹毒等病史。風溼性關節炎一般起病較急,多見於青少年,嚴重的可侵犯心臟,引起風溼性心臟病,並伴有發熱、皮下結節和皮疹等表現。在臨床上,風溼性關節炎有兩個特點:一是關節紅腫熱痛明顯,不能活動,發病的部位多為膝、髖、踝等下肢關節,其次是肩、肘、腕關節,手足的小關節則較少見;二是呈遊走不定性疼痛,疼痛持續的時間也不長,一般幾天就可緩解。在檢查中可發現患者的血沉加快、抗“o”滴度升高、類風溼因子呈陰性。治癒後的患者很少會再次發病,除可遺留心臟病變外,不會有關節畸形的後遺症。

  類風溼關節炎則屬於自身免疫性疾病,雖不屬於遺傳性疾病,但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多見於20~40歲的女性。發病初期,患者多有關節疼痛、腫脹、發僵、活動不便的症狀,病情時輕時重,反覆發作,且遷延不愈。病變部位多為小關節,如腕關節、掌指關節、近端指關節等。晚期患者常有骨關節強直性畸形的後遺症。在檢查中可發現患者的類風溼因子呈陽性。

  由此可見,風溼性與類風溼關節炎雖然都有關節疼痛的症狀,但並不是一種病,絕不能混為一談。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