葎草果穗 - 中藥材

葎草果穗,中药材名。本品为桑科植物葎草的果穗。功能主治为:"治肺结核潮热,盗汗。"

功效作用

功能

滋陰潤肺。

主治

《本草推陳》:"治肺結核潮熱,盜汗。"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5~1兩(鮮者1~3兩)。

化學成分

球果含葎草酮(Humu-lone)及蛇麻酮(Lupulone)。葉含0.015%大波斯菊甙(Cosmosiin)、牡荊素(Vitexin)。揮發油中主要含β-葎草烯(β-Humulene)、石竹烯(Caryophyllene)、α-GUBA烯(α-Copaene)、α-芹子烯(α-Selinene)、β-芹子烯(β-Selinene)和γ-畢澄茄烯(γ-Cadinene)等。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①治虛勞潮熱:草果穗五錢,烏豆一兩。水煎,飯後服。(《閩東本草》)

②治肺結核:草果穗一兩。水煎服,每日一次。(江西《草藥手冊》)

植物學資訊

形態特徵

多年生或一年生之蔓性草本,成株莖長可達5米,莖枝和葉柄上密生倒刺;有分枝,具縱稜。匍匐或纏繞。幼苗下胚軸發達,微帶紅色,上胚軸不發達。子葉條形,長2~3釐米,無柄。葉對生,具有長柄約5~20cm,掌狀3~7裂,裂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基部心形,兩面生粗糙剛毛,下面有黃色小油點,葉緣有鋸齒。花腋生,雌雄異株,雄花成圓錐狀柔荑花序,花黃綠色單一朵十分細小,萼5裂,雄蕊5枚;雌花為球狀的穗狀花序,由紫褐色且帶點綠色的苞片所包被,苞片的背面有刺,子房單一,花柱2枚。花期5~10月。聚花果綠色,近松球狀;單個果為扁球狀的瘦果。

分佈區域

中國除新疆、青海外,其他各省區均有分佈;俄羅斯、朝鮮、日本也有分佈。

生長環境

常生於荒地、廢墟、林緣、溝邊等地。

生長見習

性喜半陰、耐寒、抗旱環境。喜肥,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生長迅速,管理粗放,無需特別的照顧,可根據長勢略加修剪。

繁殖方式

主要靠種子繁殖。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