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證實頭孢曲松治療增加兒童的風險

  新研究表明,頭孢曲松治療7天增加了兒童形成無症狀的小型腎結石的風險。

  孢曲松,第三代頭孢菌素,由腎清除,也經過膽道系統。儘管此藥的副作用有膽汁淤積或膽假石症,但它對腎結石形成的影響還不太清楚。本研究的作者、土耳其費思大學的卡拉達格(ahmet karadag)和同事指出,有病例報告把頭孢曲松和腎結石聯絡起來,但這個新研究第一次前瞻性研究了此兩者的聯絡。

  該研究發表於《兒童期疾病文獻》雜誌(arch dis child 2004;89:***-1072),共納入了51名因為各種感染接受了頭孢曲松治療的兒童。其中24人為重度感染,需要住院,27人的感染較輕。在重度感染組,頭孢曲松以兩種劑量靜脈給藥,但總劑量都為100mg/kg/天;在較輕感染組,肌內給藥,每天一次,劑量為50/mg/天。

  作者指出,所有參試者治療前、後的腎功能檢查和鈣水平都是正常的。治療後的超聲檢查揭示,4名兒童(7.8%)有腎結石。但所有腎結石都沒有症狀,通常直徑為2mm或以下,沒發現腎結石形成的顯著預測因子。除1人在治療7個月後仍有腎結石外,其餘3人的腎結石均自發消失。

  儘管在本研究中結石的形成過程表面上是良性的,但作者稱“用超聲波掃描和腎功能檢查來監測使用大劑量頭孢曲松的病人特別重要,因為這些人形成結石或出現腎損害的可能更大”。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