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小腦性共濟失調病因

   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的脊髓小腦性共濟失調具有遺傳異質性,最具特徵性的基因缺陷是擴增的cag三核苷酸重複編碼多聚谷氨醯胺通道,該通道在功能不明蛋白和神經末梢上發現的p/q型鈣通道αda亞單位上;其他型別突變包括ctg三核苷酸(sca8)和attct四核苷酸(sca10)重複序列擴增,在許多病例中這種擴增片斷的大小與疾病嚴重性有關,且年齡愈小,病情愈重。scas基因突變改變蛋白的性質,實質無法被正常加工,異常加工的片斷與一種參與非溶酶體降解的缺陷蛋白泛素結合,共同以蛋白酶體的符合體形式轉運至核內,推測這種核內蛋白聚集可影響細胞核的功能。每種sca亞型基因位於不同的染色體,有不同的大小和基因突變部位,例如,sca1基因位於染色體6q22-23,基因組跨度450kb,cdna長11kb,含9個外顯子,編碼816個氨基酸殘基組成ataxia-1蛋白,該蛋白位於細胞核,cag突變位於8號外顯子,,擴增複製數為40-83,正常人為6-38。sca3(mjd)是我國最常見的sa亞型,基因位於14q24..3-32,至少含4個外顯子,編碼960個氨基酸殘基組成ataxia-3蛋白,分佈細胞地中,cag突變位於4號外顯子,擴增複製數為61-89,正常人為12-41。儘管sca有共同的基因突變機制,導致各亞型臨床表現雷同,但仍有差異,如有的伴眼肌麻痺,有的伴視網膜色素變性,病理損害部位和程度也不相同,提示除了多聚谷氨醯毒性作用外,其他因素可能也參與發病。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