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胰島素牴觸情緒需要正當面對

醫生,我不想打胰島素。現在就注射胰島素,那我以後就離不開它了,我的病不至於這麼重吧。這是很多患者在就診的時候屢見不鮮的情形。

患者為何不願意打胰島素。

由於糖尿病的自身特點,併發症較多和病程較長的患者比其他人更易處於無奈、焦慮、恐懼和憂鬱等不良情緒造成的精神危機狀態。受這種負性情緒影響,糖尿病患者的認知、情感、意識簡稱知、情、意,是評價人心理健康水平的三要點等內在心理活動常常出現失調。他們在選擇治療方式時,常因對病情缺乏瞭解,唯恐原本有病的身體再受到長期注射胰島素的傷害,因而固執地認為口服藥物治療一定比針劑治療的不良反應少。有的患者還會擔心周圍人對自己打胰島素會產生歧視。尤其不少患者處於更年期階段,性激素的變化使情緒更不穩定,抑鬱、焦慮、疑惑,恐慌等情緒長期存在,因此很難接受醫生的建議,更別說配合治療了。部分糖尿病患者雖覺得醫生說得有道理,但心理上還是難以接受注射胰島素的事實,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下,部分患者存在盲目拒絕胰島素治療的心態,我們不妨稱之為心理性胰島素抵抗。

這種來自患者心理上的胰島素抵抗,對治療的阻力往往大於機體的胰島素抵抗。所以,醫生不僅要為患者解除生理病痛,還要具備良好的心理干預技能,幫助病人以良好的心理狀態去應對糖尿病帶來的壓力。同時,糖尿病人也應該理智地主動接受相關的心理疏導。

藥物依賴與替代治療。

藥物依賴是指隨著用藥時間延長,由於初始劑量不足以控制病情而不得不增大劑量,一旦終止或減量就會出現身體不適戒斷反應。糖尿病患者因胰島功能缺陷,胰島素分泌嚴重不足,此時只有採用外源性胰島素替代不足部分,才能滿足身體對胰島素的需要。替代治療與上述藥物依賴有本質不同。如果需採用外源性胰島素治療,而患者卻非要堅持口服藥物,那隻能繼續加大對胰島功能的透支,這好比鞭打病牛。因為糖尿現一旦確診,胰島功能只殘留50%以下,可供患者有生之年透支的胰島資源已極為有限。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