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愛“紮根”孩子眼中

“在嬰幼兒病中,除白血病外,有一種腫瘤最常見、危害性最大,它發生於視網膜核層,叫視網膜母細胞瘤。”多發生於3歲以下兒童,單眼、雙眼先後或同時患病,發病後如不治療則一兩年內孩子會死亡。然而,現實中有很多家長不能接受摘除眼球的治療方式,導致孩子付出生命;部分孩子完全因為遺傳致病,但家長仍抱僥倖心理執意生第二胎,結果第二胎也患同樣的病。

視網膜母細胞瘤沒有良性

視網膜母細胞瘤是起源於視網膜的胚胎性的眼內惡性腫瘤。

根據腫瘤的發展過程,視網膜母細胞瘤在臨床上分為4期——眼內生長期、青光眼期、眼外蔓延期和全身轉移期。然而腫瘤的發展與發生部位、瘤細胞的分化程度等有關,臨床表現極不規律。

1.眼內生長期:開始在眼內生長時外眼正常,因患兒年齡小,不能自述有無視力障礙,因此本病早期一般不易被家長髮現。

2.青光眼期:由於腫瘤逐漸生長、體積增大,眼內容物增加,使眼壓升高,引起繼發性青光眼,出現眼痛、頭痛、噁心、嘔吐、眼紅等。兒童眼球壁彈性較大,長期的高眼壓可使球壁擴張,眼球膨脹,形成特殊的所謂“牛眼”外觀、大角膜、角鞏膜葡萄腫等,所以應與先天性青光眼等眼病區別開來。

3.眼外期:

1)最早發生的是瘤細胞沿視神經向顱內蔓延,由於瘤組織的侵蝕使視神經變粗,如果破壞了視神經孔骨質則出現視神經孔擴大,但在X光片上即使視神經孔大小正常,也不能排除眼球后及顱內轉移的可能性。

2)腫瘤穿破鞏膜進入眶內,導致眼球突出;也可向前引起角膜葡萄腫或穿破角膜在眼球外生長,甚至可突出於瞼裂之外,生長成巨大腫瘤。

4.全身轉移期:轉移可發生於任何一期,例如發生於視神經乳頭附近之腫瘤,即使體積很小,也可能危及生命。

孩子白瞳為何似“貓眼”

“此病一般發作在3歲以下的嬰幼兒身上。”

據瞭解,手術療法仍是目前較好的治療方法,但越來越多的臨床方法正在被應用,目的是為了儘可能實現在不摘眼球的前提下也能控制腫瘤,如放射療法、冷凍療法、光凝療法、化學療法、光動力療法、免疫療法等。

希望大家做好預防,出現疾病徵兆,及時的治療。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