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的診斷標準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麻疹這種疾病多發生在小兒身上,由於小孩子的身體比較虛弱,容易患上此類疾病,所以,為了小孩子的健康成長,我們必須要給孩子做好預防措施,並且,加強小孩的免疫力也是很有必要的。

診斷標準:

由於麻疹疫苗的廣泛採用,近些年來不典型麻疹和輕型麻疹病例較多,給診斷帶來一定困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治療和防疫工作的及時性。為幫助大家掌握麻疹的診斷,衛生部特下發診斷標準試行。

1、疑似病例:患者多為兒童有發熱、咽紅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狀及畏光、流淚、結合膜紅腫等急性結膜炎症狀。發熱4天左右,全身面板出現紅色斑丘疹。與麻疹患者在14天前有接觸史。

2、確診病例:

1、在口腔頰粘膜處見到柯氏斑。

2、咽部或結合膜分泌物中分離到麻疹病毒。

3、1個月內末接種過麻疹疫苗而在血清中查到麻疹免疫球蛋白M抗體。

4、恢復期血清中麻疹免疫球蛋白G抗體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的升高,或急性期抗體陰性而恢復期抗體陽轉。

臨床診斷:疑似病例加1、項。

臨床診斷:典型麻疹根據流行病史及臨床表現不難診斷。易感者在3到4周內有麻疹接觸史,表現發熱、流鼻涕、咳嗽、眼結合膜充血、畏光、流淚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狀,即應疑及麻疹,如發現科氏斑,則可基本確診。出疹後根據皮疹特點,分佈情況也易作出診斷。疹退後有脫屑和色素沉著有助於診斷。出疹期外周血白細胞總數減少為麻疹特點。前驅期患者鼻咽分泌物、痰和尿沉渣中可找到融合上皮鉅細胞,以免疫熒光法還可查到麻疹抗原,可作為早期診斷依據,從組織培養中分離麻疹病毒陽性率不高。血清血凝抑制抗體、中和抗體和補體結合抗體檢測,恢復期滴度較病初上升4倍以上或早期特異IgM增高均有診斷價值。非典型麻疹臨床診斷不易,大多需藉助抗體測定或分子生物學基因檢測,才能確立診斷。

透過本篇文章的詳細介紹,相信你已經對麻疹的診斷標準有了一定程度的瞭解。我們只有擁有了專業的診斷標準,我們才能將病情準確無誤的確診下來,然後才能制定詳細的治療計劃。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