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狀核變性概述

  【概念】
早自frerichs(1861)、westphal(1883)和strumpel(1898)先後發現一組病例,臨床酷似多發性硬化的表現,而屍檢卻缺乏中樞神經系統特徵性的硬化斑,命名為假性硬化症。1912年wilson證實青少年發病的假性硬化症,其病理特徵是肝硬化和大腦基底節區的豆狀核變性,命名為進行性肝豆狀核變性。1921年hall定名肝豆狀核變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 ,hld)或wilson氏假性硬化症,後人又稱為wilson病(wilson’s disease,wd)。據歐美流調統計,本病發病率為0.2/10萬人口,患病率為1/10萬人口,雜合子為1/4000人口。日本資料患病率約1.9~6.8/10萬人口,雜合子高達6.6~13/1000人口。國內雖缺乏本病的流調資料,但本中心1976年10月至2000年10月間收治來自全國各地的hld患者已近3000例,可見本病在我國並不少見。本病已明確屬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銅代謝障礙,造成銅在體內各臟器尤以大腦豆狀核、肝臟、腎臟及角膜大量沉著,而由於銅離子在各臟器沉積的先後不同和數量不一,臨床出現多種多樣的臨床表現,如震顫、扭轉痙攣、精神障礙、肝脾腫大、腹水等。祖國醫學分別歸屬於“顫症”、“癲狂”、“黃疸”、“積聚”、“鼓脹”等範疇。
【病因病機、發病機制】
一、中醫病因病機
本病的主要病機為先天稟賦不足導致銅毒內聚,諸證皆因之而起。腎陰(精)素虧,精不化血,精血兩虛,筋脈失養,乃至火生風動,故肢體震顫、拘急僵直;腎陰(精)不足,虛火內生,火性炎上,心神被擾,則神志癲狂;火灼肝膽則膽熱液洩,發為黃疸;肝膽溼熱久蘊,肝絡瘀熱互結,積聚成痞積;積聚日久,經隧不通,津液不能輸布,聚津為溼為水,發為膨脹;肝失條達,肝氣橫犯脾土,脾失健運,痰濁鬱毒內生,上泛阻於舌本,乃見口涎唾滴,構音不清;鬱毒循肝脈上注於目,角膜呈色素之環;腎陰不足,精不生髓,脊骨失濡,故出現佝僂、骨折諸症。一言以蔽之,皆緣先天稟賦不足,腎中陰精匱乏所致。
二、西醫病因及發病機制
正常成人每天從食物中吸收銅約2~4mg,進入血液的銅離子先與白蛋白疏鬆結合後,90%~98%運送至肝臟內與α2球蛋白牢固結合成銅藍蛋白;僅約5%與白蛋白或組氨酸等氨基酸和多肽疏鬆結合,其大部分經膽道系統排洩,極少數由尿中排出。本病屬於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銅代謝異常疾病,但其銅代謝異常的機理,迄今尚未完全闡明,目前較為公認的是:膽道排洩減少、銅藍蛋白合成障礙、溶酶體缺陷和金屬巰蛋白基因或調節基因異常等學說。
【病理】
hld的肝臟病理變化,一般呈小葉性肝硬化,表面有大小不等的結節,光鏡示肝細胞嚴重壞死,肝纖維囊高度細胞浸潤;萎縮的肝小葉內結締組織明顯增生,組織化學證明肝組織內不規則島狀分佈的銅顆粒沉著。電鏡下肝細胞漿內出現大而不規則、高電子密度的溶酶體,內含大小不一的緻密顆粒和低密度脂滴,有界膜包繞,部分界膜不清,組化證實有大量銅沉積.大腦半球常呈現不同程度萎縮,基底節額斷面見豆狀核色素沉著加深,可見軟化空洞灶;不少病例在額葉、丘腦、內囊等處出現軟化灶.光鏡:主要在基底節及其周圍見小軟化灶、脫髓鞘灶、異常血管增生灶及膠質細胞增生等,後者的特徵變化是,出現變性星形細胞(alzheimer ⌒拖赴)和opalski細胞,尤以變性星形細胞⑿妥釵常見。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